第164章 这是人心,人心所向


 在人群的最外边,听着郑朝阳的话,林启明眼神平视看着眼前的时空,人潮涌动的食堂仿佛消失了。

 通过时空,他似乎望见了嘉兴南湖的那艘红船,它虽然有些简陋,有些飘摇,但是它却用它的身躯载着上面的伟人在历史的长河中荡起了无边的波澜,最终引发了滔天巨浪。

 在它面前,任何的核潜艇,航母都是子侄辈的存在,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林启明的思想被郑朝阳话音唤回了现实。

 “那时候人少的可怜呐,五十几个党员,全国啊!”指着上面的数字,害怕保警总队的不信,还专门加重了语气。

 “后来你们光头总裁,四一二事变,我们人多了,六万,你们呢,七十万党员。”看着郑朝阳在餐桌上的对比,再想想现在的情景,杨怀恩一行人左瞧右瞧,脸上的便秘之色更是浓重。

 “八一南昌起义的时候,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军队,当时是十万,但是你们已经是我们的十倍了。”虽然数据比值还在拉大,但是郑朝阳的情绪愈发高涨,一个简单的数字,是党的每一位领导,每一个成员在当时艰难困苦,内外层层绞杀的情况发展起来的。

 这是每一个**人所骄傲的功绩。

 “到了陕北更惨,开始两万五千里长征,我们所有的红军加起来是三万,你们是两百万。而且我们的中央红军只有八千人。”郑朝阳停顿了一下,在餐桌上写了一串数字。

 强烈的数值比对直接给人一种虚幻的现实感,现在1934年,自己刚刚参军,自己因为同乡关系,加入到的东北军一零一师的加强团,就五千多号人,整个师接近六万人。

 但是现在兔子党的百万大军,虎视眈眈,自己危在旦夕,而东北军更早就没人记得了。

 直到听着郑朝阳提前两万五千里长征,林启明想起了自己导师在讲到这一段时那双目通红,饱含热泪的场面,他现在才能更深刻的体会到当时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