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2章 不耻(第2页)

 

说弟弟孙少平偷东西像,孙少安是一百个不相信,这怎么可能?那个从小连别人家枣树上的枣都不肯偷摘一颗,只知道闷头读书的家伙,咋会出这么离谱的事儿?!

 

村里的土路坑洼不平,孙少安却跑的飞快,仿佛身后有恶诡在追。路过田家圪崂时,几个闲聊的村民看见他,立刻就噤了声,投来或同情或探究的目光。孙少安顾不得理会当初的这些老邻居,径直朝着自家窑洞跑去。

 

孙少安远远的就看到母亲和妹妹孙兰香正站在院门口,母亲手里攥着一块脏兮兮的手帕,眼睛红肿的像是两颗熟透了的枣子。

 

“妈!”

 

孙少安气喘吁吁的停在了母亲面前,开口问道:

 

“爸怎么样了?少平的事情是真的吗?”

 

母亲见了大儿子,泪水又忍不住涌了出来,哽咽着说道:

 

“少安,你爸在炕上躺着呢,大夫说是急火攻心……少安啊,这可咋办啊……”

 

孙少安三步并作两步跨进窑洞,昏暗的光线下,父亲孙玉厚仰面躺在土炕上,脸色蜡黄,额头上敷着一块湿毛巾。听见动静,老人微微睁开眼睛,嘴唇颤抖着却说不出话来。

 

“爸,我回来了。”

 

孙少安跪在炕边,握住了父亲粗糙的手,安慰道:

 

“您别着急,少平的事情我一定会弄清楚的!”

 

孙玉厚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微弱的光亮,他艰难的抬起了手指了指墙角的一个布包,孙兰香连忙过去拿来,递给哥哥,然后小声说道:

 

“这是早上公社派人送来的,说是二哥的东西。”

 

孙少安打开布包,里面是几本破旧的课本、一支钢笔和一个笔记本,最上面还放着一封信,信封上写着“父亲大人亲启”几个字。孙少安小心的拆开信,凑到窗户透进来的光线下读起来。

 

信中的字迹有些潦草,显然是在极度情绪下写成的。孙少平坚称自家没有偷东西,但是却无法自证清白。他说对不起全家人,尤其是对不起父亲和哥哥的期待,信的结尾他请求家里人不要为他操心,他会好好接受改造,争取早日回家。

 

孙少安的手微微颤抖,他太了解自己的弟弟了,这封信里的每一个字都透着绝望和不甘。孙少平从小就比身边的同龄人敏感,尤其是家里这样的情况,导致他自尊心极强,如今却背上“小偷”的骂名,这比杀了他还难受。

 

孙少安现在唯一担忧的是弟弟会一时间想不开,寻了短见,那可真就是雪上加霜了。他折好信纸,收进了信封,语气坚定的说道:

 

“我要去公社看看少平!”

 

母亲这时把孙少安给拦住了,对他说道:

 

“少安,不行啊,新人去劳改,第一个月都是不允许探视的,王满银就是这样,你都忘了?”

 

孙少安愤怒的一拳砸在了土炕上,一股无力感袭来,他恨声说道:

 

“那咱们就这么干等着?少平是被冤枉的!”

 

就在这时,院外传来一阵嘈杂声,孙少安走出窑洞一看,发现是几个村民簇拥着一个穿着蓝色中山装的中年男人。那人方脸阔额,走路带风,正是田润叶的父亲,村支书田福堂。

 

田福堂老远就看到了孙少安了,他只觉得胸中一阵怒火上涌。在村委会他接到了弟妹徐秀云打来的电话,从她口中得知,自家闺女田润叶为了去把孙少平给捞出来,带着她二爸去到孙少平的学校,说那些钱和粮票是她给孙少平的。

 

因为这件事情,田润叶的未来公公,李向前的父亲李登云险些和田福军翻脸。

 

就没有这么欺负人的,你侄女跟我儿子相亲,结果还没等事情落定,她居然去和别的男人纠缠不清,这还没嫁过来呢,就知道拿家里钱去贴补野男人了,真要嫁过来了,这还了得?我李家不要面子的吗?

 

李登云这么一发飙,搞得田福军极为被动,本身他就和顶头上司冯世宽之间有矛盾,本想着借着和同级别的李登云结亲,可以稳固自己的位置。现在可倒好,很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作为田福军的爱人,徐秀云自然是很不开心,我好心好意帮着保媒拉纤,结果你家闺女就是这么拆我台的?她跟田福堂说话的语气很不客气,丝毫没顾忌这是自己丈夫的哥哥,一通斥责。

 

作为双水村的土皇帝,一向都是田福堂给别人上眼药。然而被自己的弟妹这通骂,他却不敢有一点脾气,不管怎么样这都是自己家理亏。田福堂轻声细语的哄着徐秀云,让她帮着给李家说好话,保证一定会切断女儿和孙家的联系。

 

挂断电话后,田福堂觉得一阵头晕,他拍了拍自己的后脑勺,稳定着情绪。随即就站起身,直奔孙家窑洞去了。看到孙少安后,他压抑着心中的怒火,大声道:

 

“孙少安,你给我出来!”

 

孙少安看见面色铁青的田福堂,他右眼皮一阵狂跳,一种不好的预感袭来。孙少安脸上堆着笑,开口问道:

 

“田支书,您老这是有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