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赵公明有罪吗?(第3页)

 

“师父,我知道师祖的命令,但我下山不是去违逆天意,我要顺势而行,助周伐商。”萧升也要高举正义大旗,行堂皇之事。

 

“助周伐商?”赵公明还是皱眉。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就算顺势而行,也是有危险的。封神大战中,阐教这边也是死伤不少。

 

对于封神这样的劫数,还是闭门不出,比较妥当。

 

灾祸从天而降的可能性,还是比较低。

 

“对,师父,助周伐商,顺天应人,是我辈修士应该做的。”萧升道。

 

赵公明沉默了。

 

沉默一阵,“萧升,我先去找金光师姐,你本体不要轻易下山。”赵公明走了。他还在为了闻仲的事烦心。

 

萧升没说闻仲的时候,赵公明还是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

 

萧升说了闻仲后,赵公明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心神不宁,心事重重的样子。

 

《封神演义》中,赵公明算是被闻仲坑死的。

 

可能,萧升点破闻仲会邀请赵公明下山,赵公明冥冥之中感应到了什么。毕竟赵公明的死劫来源于此,他修为不低,有了一定的感应。

 

萧升本体,在罗浮洞继续修炼。

 

外面的事,还是让分身处理。

 

且说伯邑考被害,消息传到西岐。

 

“当日公子不听宜生之言,今日果有杀身之祸。

 

昔日伯侯去朝歌时,演先天之数,卜算一卦,言今年当劫满而归,不必着人来接。

 

但公子不顾劝阻,才有此祸。

 

况又失于打点,今寿王宠信费仲、尤浑二贼,临行不带礼物贿赂二贼,故殿下有丧身之祸。”散宜生一副事后诸葛亮的样子。他把责任都推给了伯邑考这个已死之人。

 

伯邑考出发时,他也没这样劝过,也没提醒应该贿赂费仲和尤浑。

 

“事已至此,该当如何?”姬发问道。他现在是西岐的主事人。他顾不上追究责任。

 

“为今之计,不若先重金贿赂费、尤”散宜生定下计策,派人去朝歌,重金贿赂费仲和尤浑,让这两个小人,在纣王面前帮忙说话,放姬昌回西岐。

 

“就这样吧。”姬发同意了散宜生的做法。他没有担心姬昌回来让他的地位不保。

 

此时的姬发,没有为了伯侯之位,不顾父子亲情。

 

要是后世,兄弟之间,父子之间,争权夺利的事太多了。

 

朝歌。

 

这天傍晚。

 

费仲下朝回家。

 

有下人禀告:“老爷,西岐有散宜生差官下书。”

 

费仲笑曰:“迟了!着他进来。”

 

为什么费仲要说迟了?

 

因为,伯邑考死后,纣王问过,要不要放了姬昌?

 

那时,费仲没收到西岐的礼物,便说:不能放了姬昌。姬昌的忠心都是假装的,一旦放姬昌回去,后患无穷。

 

就这样,纣王没有放走姬昌。

 

所以,费仲才说西岐的礼物迟了。

 

如果早一点的话,姬昌已经在回西岐的路上了。

 

这就是伯邑考不会办事,散宜生也没有提前安排,造成的。

 

大人物身边的小人,作用很大,很多事都能左右。

 

西岐来见费仲的人是太颠。

 

他来到厅前,行礼参见。

 

费仲问曰:“汝是何人?所来何事?”

 

太颠答曰:“末将乃西岐神武将军太颠是也。今奉上大夫散宜生命,特来送书。”

 

太颠没说是奉姬发的命令。

 

这里面也是有说法的。

 

散宜生可以私下里送礼。

 

姬发不行。要不然算是污了姬发英明神武的名声。

 

费仲接过书信一观。

 

略过礼节性的话,看到了想看的东西。

 

大量金银珠宝等值钱的东西。

 

他心里笑了,这礼物可不轻啊。

 

但,这礼物来的迟了。

 

刚在纣王那里说了坏话,该怎么把话圆过来?

 

费仲思索片刻,曰:“我也不便修回书。等我早晚取便,自然令你主公归国。”

 

看看,这就是聪明人办事,没有废话,也不留把柄。

 

另外一边,尤浑也收到了礼物,他的回复类似。

 

这就是商朝的办事风格,用在当今社会,也是百试百灵。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