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上大学(第2页)

 

这样有些忽略了正常的发展进程。

 

对此,周强建议:“不要急于求成。

 

对方有,而我们没有的东西,可以缓一缓,等一等。

 

遇到问题,尽量搞自主研发,一个一个解决。

 

不要想着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

 

长城不是一天建成的。

 

故宫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就连小麦,也需要播种、发芽、生长等等步骤,需要时间才能长大。

 

千万不要想着省事,从国外进口相关技术和设备,直接借鸡下蛋。

 

这样会滋生进口依赖的想法。

 

一旦形成这样的想法,会有很多技术,被老外控制。

 

还有,就算国外免费公开的专利,也不要轻易拿来使用。

 

因为,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你用了他们免费的专利。

 

看上去是省事了。

 

但,自己没有了研发过程。

 

这在一定程度上,等于抹杀了自主研发的能力。

 

如果对国外形成依赖,那么以后他们想给咱们,咱们才会有。

 

他们拒绝出口,咱们就被卡脖子了。”

 

周强的这些说法,大家都明白。

 

但有些不现实。

 

大家认为,有些可以自主研发。

 

有些没必要,因为条件不具备,没有技术人员、设备、资金,有太多的问题了。

 

他们讨论的话题,不断发散、扩大。

 

工业方面的各种问题,被大家深入讨论。

 

周强虽然作为‘外行’,但也没有沉默,他时不时提出尖锐问题。

 

但他的问题都有些超前。

 

比如:当前正紧缺的东西,大家在想办法进口,在想办法自己制造。

 

而周强的问题是:如果过剩怎么办?

 

周强的脑回路,似乎和大家不太一样。

 

似乎有点不切实际。

 

似乎有些言过其实。

 

“小年轻,就是喜欢标新立异!”这是大家对周强的看法。

 

对于进口方面。

 

周强觉得,应该减少进口成品,减少进口对方落后的生产线。

周强反复提出要搞自主研发,要自力更生,能不进口就不进口。

 

周强还提出:“不要为了眼前利益,想着走捷径。

 

捷径只是眼前的捷径,放到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四十年来看,很可能不是捷径,而是绝路。

 

要尽可能多的搞自主研发。

 

不要觉得国外有现成的,咱们可以拿来直接用。

 

比如:发动机。

 

不要想着进口成本,比研发成本低。

 

我们只需要买回来就行。

 

一定要自主研发。”

 

周强的观点,被采纳了一部分。

 

就是,有些技术,要坚持搞自主研发。比如:人家封锁的技术。

 

有些技术,可以直接进口国外淘汰的生产线。比如:汽车什么的,包括发动机。

 

讨论是热烈的。

 

周强没有沉默,他不停的提出问题。

 

对于每个人的提议,只要他觉得有问题,他就直截了当的提出,不藏着掖着。当然,问题的深度,周强控制了。他是作为外行提问的,但问题还是很犀利,有些一针见血。

 

周强虽然被大家认为‘标新立异’,但周强提出的问题,迟早会出现,且不可避免,这是大家认可的。

 

虽然大家有很多争议。

 

但也有达成共识的东西。

 

“今天时间不早了,明天上午我们就一些具体问题,再开展讨论。

 

既然已经讨论了很多问题,那么一定要有结论。

 

好了,散会!”彭国海道。他不希望空谈,而没有效果。

 

大家走后。

 

周强被彭国海叫住了。

 

“小强,大家认为你的想法不切实际。

 

我却不这样认为。

 

我觉得,你提出的问题很正确。

 

我们不能只顾眼前,而不顾后续存在的隐患。

 

不能急功近利啊。”彭国海说出了问题关键。

 

“多谢彭教授理解。

 

我们想要大力发展、快速发展,这没有错。

 

但越是这样的快速发展,越要时刻警惕,可能出现的危机。”周强说的话,都很笼统。

 

他可以说的更详细,但不能。

 

周强只是小小的中专生,只有农业学校的学历。

 

他能展露的本事,不能太多。

 

周强再次参加了讨论。

 

他对于农药和化肥的见解,被更多的人认可。

 

他提出的‘出口文化’,也引起了更多的人注意。

 

几天后。

 

周强正常上下班。

 

这天上午。

 

农科站。

 

站长办公室。

 

“啥?我的工资又涨了?”周强的工资涨了。

 

这是他没想到的事。

 

因为之前的会议,周强表现出色,且周强做的成绩,有目共睹。

 

所以,又给周强涨工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