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6章 交换(第2页)

 朕认为用一个快入土的老头子,换回我庆国的未来,值了。” 

 “臣领旨谢恩。”言若海感激涕零。 

 传完旨之后。 

 陈萍萍跟侯公公说,“换肖恩可以办到,但司理理...不知去向。” 

 “陛下说了,把情况如实告知北齐,用肖恩换言冰云。”侯公公说。 

 庆帝也没办法。 

 他总不能变出个司理理。 

 ... 

 鸿胪寺。 

 谈判继续。 

 辛其物先说明,鉴察院只抓了肖恩,没抓司理理。 

 “没抓司理理?不可能!”北齐使者不信,纠缠半天。 

 “我们变不出司理理!”辛其物就是这句话。 

 北齐使者互相对视几眼。 

 他们已经试探出来,司理理没被鉴察院抓住。 

 当初,在披甲丘的山贼传讯北齐:一个年轻大宗师,带走了司理理。 

 这个消息传回北齐。 

 锦衣卫,还有北齐皇室,都惊慌失措、大惊失色、惶惶不可终日。 

 他们都担心年轻大宗师是南庆的。 

 急忙让人打探情况。 

 但过了好些天,什么都没打听到。 

 传消息的山贼也死了,被黑骑灭了。 

 南庆大多数人好像都不知道,有个年轻大宗师出现。 

 沈重还套话李云睿,发现李云睿也不知道年轻大宗师的事。 

 这让北齐也摸不着头脑。 

 弄不清那个年轻大宗师,到底是谁,到底是不是南庆的。 

 现在,用言冰云交换肖恩和司理理。 

 换肖恩,是真的交换。 

 换司理理,有试探的意思。 

 而南庆的回答:没有司理理,不知道司理理在哪。 

 这样的回答,算是验证了一件事。 

 那个年轻大宗师,可能不是南庆的,至少没有跟南庆官府‘同流合污’。 

 这样的结果,对北齐来说是好事。 

 北齐使团的人,第一时间把司理理不知所踪的事,传了回去。 

 这对北齐来说,是个大事。 

 谈判继续。 

 辛其物跟北齐使团的谈判,就是吵架。 

 时不时打脸羞辱对方。 

 时不时指着对方,破口大骂。 

 时不时把记录的文书,砸向对方。 

 时不时对北齐使者吐舌头。 

 辛其物带领的谈判队,战力很强,极尽羞辱对方,就差点跟对方干架了。 

 范闲呢?他这个接待副使,跟个局外人一样,静静的看着双方‘骂街’。 

 范闲什么都干不了,只能在旁边干瞪眼。 

 范闲这样的表现,其实也挺好。 

 至少没上去添乱。 

 范闲没添乱,就是最大的帮助。 

 ... 

 经过几天谈判。 

 谈判结果出来: 

 北齐要求的三个条件。 

 第一、第二都否了。 

 但南庆也没从北齐那里要到战争赔款,也就是辛其物之前问北齐要的‘开拔之资’。 

 按理说,南庆打赢了,要战争赔款很正常。 

 现在没了,算是损伤了一大笔钱。 

 第三个条件,言冰云换肖恩。 

 这个交换,南庆稍微吃亏。 

 这样的结果,南庆吃了点小亏。 

 侯公公把结果呈给庆帝,“陛下,鸿胪寺与北齐那边,已经商谈定论。 

 东夷使团那边,也已经将礼物悉数转交,准备离京。” 

 之前,因为牛栏街刺杀的事,南庆同时问责东夷城和北齐。 

 甚至跟北齐开战。 

 北齐战败,派使团来求和。 

 东夷城相对实力更弱,也派使者来赔礼道歉。 

 南庆跟北齐是谈判。 

 东夷城是直接赔礼,送来不少礼物。 

 庆帝看了看谈判文书,笑了,他打下的疆土,一寸没让,只不过是没要到战争赔款,少了一笔收入,不算大问题,“虽有波折,但结果尚可,鸿胪寺办事还算周密。 

 传旨,明日祈年殿设下夜宴,君臣同庆。 

 让北齐和东夷使团陪坐。” 

 为什么庆帝这般高兴? 

 因为庆帝开疆扩土了。 

 皇

帝最大的功劳,莫过于此啊。 

 “是。”侯公公传旨去了。 

 ... 

 鉴察院。 

 陈萍萍、朱格、言若海三人商议。 

 “明日夜宴百官云集,北齐使团和东夷使团都会赴宴,可谓盛事。”陈萍萍起个头。 

 “庄墨韩不对劲!”言若海提出问题,“庄墨韩一代宗师,千里迢迢来京都。 

 没有参与谈判,也没做什么事。 

 难道就是为了吃明晚一顿饭?” 

 “不知道,他来京都后,就消失一次,之后一直在房间,闭门不出。”朱格什么都没查到。 

 这显然不对劲。 

 朱格掌管京都大小事宜。 

 庄墨韩来京都,有什么目的,朱格一点不知情,这就说不过去了。 

 不过,陈萍萍和言若海并没有抓住朱格不放。 

 他们已经盯紧朱格,张网以待,等朱格自投罗网。 

 “明日夜宴要是发生什么,转瞬之间,天下皆知。”陈萍萍已经判断出明晚庄墨韩要搞事。 

 “院长的意思是,庄墨韩明日夜宴,会有动作?那我们该如何防备?”朱格问。 

 “什么都不用做。”陈萍萍摇头,“瞧着就行。” 

 “那岂不是失了先手。”朱格说。 

 “我们不知庄墨韩意欲何为,如何防备?”言若海说。这话其实是点出,朱格失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