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2章 《悬崖》结束(第2页)

 

周乙改变的不多。他让同志们的伤亡率下降,让小鬼子死的更多。

 

“那就好。”周乙微微点头,“需要什么就说,这里的情况比哈市还要好,我说了算。”

 

周乙在港岛的生意很大。

 

每天进出港口的货物,都是周乙的人在检查。

 

周乙能把紧缺的物资,运往太行山。

 

“老周真有你的!”老魏很高兴。

 

开战前,老魏担心港岛被小鬼子攻占后,物资运不出去,没想到周乙这么给力,把港岛经营的比哈市还好,“不过老周,如果出事,会不会牵扯到你?”老魏替周乙担心。

 

老魏不想周乙因此暴露。

 

“放心吧,走私紧缺物资的人很多。丑国人、鹰国人...小鬼子也有走私的,出了事,跟我没关系。”周乙把事情安排明白了。

 

如果出事,有替罪羊。

 

不管什么年代,大多数人都想多赚钱。

 

这个时候也不例外。小鬼子走私的人就不少。

 

他们也知道买走货物的很可能是红党或者军统。

 

但他们在乎,他们只在乎有没有多赚。

 

“好,那我不客气了,根据地那边急需电台,盘尼西林也不多了,还有...”老魏狮子大开口要了很多东西。

 

“好说,这些东西我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运出去。”

 

次日。

 

老魏带着货物离开港岛。沿途有小鬼子的关卡,但看到周乙发的特别通行证,都顺利过去。

 

...

 

别墅。

 

周乙跟李婉秋闲聊。

 

“丑国那边联系好了,我托人买了别墅,还成立了公司...”

 

周乙已经开始在丑国布局。

 

他把丑国作为后路。

 

等小鬼子投降后,周乙就去丑国。

 

“叔叔他们呢?”李婉秋问。

 

布局丑国的事,不只是周乙一家,还有李婉秋的叔叔,还有李婉秋父母亲人。

 

“李局长还没派人去丑国。不过也快了,机票已经买好,五天后出发。”

 

“要不让我爸妈先去丑国?”李婉秋说。

 

她暂时还不想离开。

 

李婉秋有些担心。

 

既担心她和孩子离开港岛,对周乙不利,又担心不离开港岛,将来小鬼子失败,被牵连。

 

“可以,我也是这么想的。

 

让你爸妈,还有亲戚都先去丑国。

 

你和孩子,等到明年,再考虑要不要去丑国。”周乙说。

 

“好。”

 

没多久,李婉秋的爸妈家人去了丑国。

 

周乙和李婉秋有了退路。

 

...

 

一家西餐厅。

 

包间。

 

周乙跟洋鬼子见面。

 

洋鬼子是丑国人,叫蒙迪。

 

蒙迪是丑国情报部门的。

 

他最开始是作为生意人跟周乙认识。

 

周乙跟蒙迪见了两面,就看出蒙迪真实身份。

 

不过,周乙并没有拆穿,而是继续跟蒙迪做生意。

 

两人生意往来几个月。

 

蒙迪看到了周乙的‘贪婪’和“不忠诚”。

 

因为周乙死要钱,供给小鬼子的货物,只要能糊弄过去就行。

 

这显然是对小鬼子‘不忠心’。

 

既然周乙不忠心,那周乙就可以被收买。

 

于是这天,蒙迪约见周乙,想用重金收买周乙,让周乙提供情报。

 

“周先生你好...”

 

“蒙迪你好...”两人寒暄几句。

 

“周先生,你不是鬼子,并且对鬼子没有忠诚,你最想要的是钱吧?

 

我可以给你钱,很多很多钱,只要你付出一点点情报...”蒙迪开门见山。

 

“呦西。”周乙飙一句鬼语,“蒙迪,你应该先表示一下诚意。”周乙暗示蒙迪先给钱。

 

“ok,我很有诚意。

 

我刚从丑国运来一批大米。

 

我可以五折卖给你。”

 

“no,no...蒙迪,这不够。”显然,这样小小的让利,根本满足不了周乙的胃口。

 

“好吧,周先生,你想要什么?”

 

“我要枪支弹药,还有电台,还有盘尼西林,还有糖...”周乙要的都是紧缺货。

 

周乙不担心蒙迪猜到什么。

 

这些东西都是暴利,周乙要这些东西,很符合周乙贪财的情况。

 

“这要不少钱...”

 

“你必须给我打五折...”

 

“no,no...”蒙迪不乐意了。

 

“蒙迪,如果你有诚意,我可以附送一条消息。”周乙用小鬼子的情报,换去利益。

 

“ok,我们可以谈谈。”

 

两人低声交流几分钟。

 

“ok,周先生,合作愉快!”蒙迪举杯。

 

“干杯!”周乙笑眯眯举杯。他刚刚卖了小鬼子一个重要的军事行动。

 

为此,蒙迪给周乙让利五万丑元。

 

“周先生,期待下一次合作。”

 

“我也期待。”

 

...

 

没多久。

 

“需要大量粮食!”老魏传来消息。

 

中原发生了大饥荒。

 

老魏不得不求助周乙。

 

“粮食已经准备好了,马上起运,你沿途接应。”周乙很快回复,并安排人运送大批粮食。

 

“蒙迪,我需要大量粮食...”周乙还继续采购。

 

这些粮食可以让不少人活下去。

 

...

 

1942年到1943年,发生了很多大事。

 

其中苏国与日耳曼的一场战役,是重要转折点。

 

时间到了1943年8月底。

 

国际形势逐渐明朗。

 

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