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7章 蜕变

钟跃民去当兵。

他和张海洋、袁军都是顽主,都不安分。

张海洋和袁军新兵训练期间闹事,是刺头。

钟跃民也不例外。没几天,就因为打架,被关禁闭。

新兵入伍要先训练三个月,之后下连队。

三个月中,钟跃民训练之余,给秦岭写信了。

只是,秦岭收到信后,大哭了一场,没有回信。

为什么?

因为秦岭知道,她跟钟跃民,基本没可能了。

两个人情况不一样,都有各自的路要走,但两条路基本没有交集。

如果,钟跃民不当兵。

如果,钟跃民当兵的同时,还找人带着秦岭一起当兵。

那么,钟跃民和秦岭还有在一起的可能。

但,没有这些如果。

两个人就这样分了。

秦岭不像周晓白那样执着,秦岭放弃了。

但钟跃民却不想放弃。

秦岭是钟跃民的第一个女人。

男人对第一个女人总是记忆犹新,总是忘不掉。

钟跃民能轻易对周晓白说:“我们分手。”

却无法对秦岭说分手。

也无法接受秦岭的‘沉默’。

钟跃民还希望跟秦岭保持男女朋友关系。

哪怕现在见不了,还希望有以后。

原因就是:两人打了一架,有了关系。

连续去了三封信,始终收不到秦岭的回信。钟跃民只能拜托郑桐,去白店村当面问问秦岭。

郑桐到了白店村。见到李奎勇,随意打个招呼。

钟跃民没给李奎勇写信。

钟跃民只惦记秦岭,李奎勇什么的,钟跃民还是忘了。

难道钟跃民不知道: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吗?

“跃民托我问你,为什么不给他回信?”郑桐问秦岭。

“我不想回信。”秦岭冷冷的说。

她不是不想回信,是她觉得和钟跃民没有未来。

在郑桐的追问下,秦岭解释:“我承认我喜欢钟跃民。

但我们两个人不会有结果的。

我们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谁也帮不了谁,你明白吗?”

秦岭这句话,有点意思。

也许在钟跃民刚离开时,秦岭还有点奢望。

奢望什么呢?

奢望钟跃民能找人拉她一把,也让她去当兵,离开这个穷山沟。

但钟跃民只顾自己。

钟跃民屁颠颠跑了,奔前程去了。扔下秦岭不管不顾。

秦岭的奢望,也随着钟跃民的信,彻底落空。

秦岭是个理智的女人,没有吵,没有闹,她选择跟钟跃民分手。

这样,也算给了钟跃民体面。

毕竟,秦岭的第一次给了钟跃民。

秦岭没举报钟跃民,算是很善良了。

“报应!跃民,你真是报应啊!”郑桐离开后,还自言自语,说这是钟跃民的报应。

郑桐觉得,秦岭拒绝钟跃民,是钟跃民拒绝周晓白的报应。

郑桐这句话,隐含的意思,钟跃民是受害者。

立场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郑桐肯定是站在钟跃民的角度想问题。

其实,钟跃民和秦岭之间,秦岭才是受害者。

...

宁强没有去当兵。

他选择留在贺家庄。

除了种药材,给人看病,宁强还领任务猪了。

宁强养猪,办法不要太多。

别人生怕猪饿瘦了,或者生病死了。

宁强不怕,他有的是办法。

没有搞地龙养猪。

而是弄来不少骨头。

把骨头弄成粉末,混合到猪食里,当饲料。

猪吃了,长得快。

另外,还买了不少麦糠,用来喂猪。

宁强养的猪,又肥又大。

所以,等到交任务的时候,宁强养的猪,被评为一等猪,卖了个好价钱,赚了不少钱。

其他人不赔钱就算好的。

宁强却靠养猪赚钱了。

一年下来。

种药材赚钱,养猪赚钱,还有点其他收获。

宁强结余两三百。

这还只是第一年。

宁强有信心,在第二年,只靠卖药材,就能收入上千元。

有些药材种植周期长。

收获的话,有的要等到第二年,有的要等到第三年。

时间越长,宁强的收入会越多。

忙碌之余。

宁强肯定给家里写信:“...在这边挺好的。

种药材,收入三百九十八...

养猪收入也不少...

用钱买工分,分的粮食足够吃...

每天喝醋。

我租的窑洞是贺耀宗的。

贺耀宗是这里有名的酿醋好手,给你们邮寄醋了,一定要尝尝。

贺耀宗的女儿贺秀莲,是个热心肠的女孩,经常帮我...”

宁强说了他的近况,还把贺耀宗和贺秀莲说了一下。

宁强要让宁卫国和张玲对贺秀莲有印象。

等到二十岁,也就是1971年时,宁强要娶贺秀莲。跟宁卫国和张玲介绍贺秀莲时,也有个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