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姜子牙去西岐(第3页)

 

“贤弟,你们这是作甚?”

 

“仁兄,我要去西岐,这糊涂马氏不愿跟我走。”

 

宋异人夫人孙氏,上去劝了马氏几句,但马氏坚决不愿跟姜子牙走,还吵着让姜子牙写休书。

 

宋异人见状无奈劝曰:“贤弟,你们二人之事,是我撮合的。现弟妇不愿同你去西岐,你便写休书与她。

 

贤弟,你非寻常人,日后岂无佳配,何必非要带她走不可。常言道:‘心去意难留。’勉强终非是好结果。”

 

姜子牙摇摇头,无奈曰:“长兄、嫂在上,马氏好歹是我明媒正娶的妻子,我不忍心弃她而去。

 

现,她有离我之心,又有长兄吩咐,我便写休书与她。这些年赚的一些家业,也都留给她。”

 

姜子牙说完,便写了休书拿在手中,深深看了眼马氏,曰:“娘子,休书在我手中,还有余地,你若接了休书,再无回转之地。”

 

马氏直接伸手夺走休书,没有半点犹豫。

 

姜子牙见此,心中激荡,忍不住叹曰:“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两般皆是可,最毒妇人心。”

 

‘最毒妇人心’这四句话,可能最早的出处就是《封神演义》。

 

“哼!”马氏不屑的哼了一声,转身离去。她之后,又改嫁了。这里按下不表。

 

“贤弟,你既远行,不若吃酒后再走。”宋异人把姜子牙邀请到家里,整治酒菜,给姜子牙饯行。

 

“劳烦兄长了。”

 

“贤弟去西岐安顿下来后,记得告我一声,我也好放心。”吃完酒,又远送一程,宋异人殷勤叮嘱道。他对姜子牙算是很不错了,是个仁义之人。

 

“一定!兄长、嫂子,你们保重,子牙去了。”

 



 

姜子牙离开宋家庄,往孟津,过黄河,到了临潼关附近。

 

在这里,他看到了很多逃荒的老百姓。

 

只因天灾人祸,连年干旱,地里颗粒无收,这里的百姓,不得不逃荒。

 

有上千老百姓,瘦骨如柴,远离乡土,不知该去何处。

 

正在这时,四海商行的人出现了。

 

“大家伙儿跟我们走,前面有粥棚施粥。”

 

姜子牙是四海商行的供奉,自然认得四海商行的统一服装。

 

他心道:“这还是北斗星君做的善事。北斗星君,在人间几百年,活人无数,功德无量啊!”

 

姜子牙一路跟着难民,过临潼关、潼关、穿云关、界牌关、汜水关,到金鸡岭。

 

这一路上,都是四海商行的人在照顾难民,基本无人死于路途。

 

而且,不只是这一路难民。

 

中途,又汇集了多路难民。

 

都是四海商行的人,在救助难民,提供粮食、药草。

 

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

 

四海商行的人,都认真负责,没人敢应付了事。

 

“北斗星君管理有方,我不如他。”姜子牙又忍不住叹曰。

 

这金鸡岭便是西岐之地。

 

到了这里,便有西岐的官员接收、妥善安置这些难民。

 

“那边石山里有石矶娘娘,她那里有石头可以建房,大家可以免费去领。”

 

石山中,石矶娘娘和它两个童子,忙着处理石材,免费供给难民。

 

姜子牙四处走走看看,发现到处一片欣欣向荣。

 

西伯侯姬昌治理的西岐,百姓衣食无忧,一切井然有序。

 

姜子牙一路过首阳山、燕山,又过白柳村,到西岐山,又行七十里,终到西岐城。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