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三章 出发(第3页)

 孙少安在学校的生活开始了。

 不过,孙少安不会像以前那样安分守己。

 孙少安要做些事。

 周末的时候,孙少安去附近的河边钓鱼。

 每次都能钓不少。

 不仅够吃,还可以换不少钱票。

 另外,孙少安开始接私活儿。

 比如:修理钟表,修理收音机,等等。

 能做的事,不少。

 孙少安每个月收入,不少。

 不仅够了家里的日常开销,还攒了不少钱。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在学校,孙少安表现中等,不好不坏。

 跟同学们关系,还不错。

 有几个要好的,孙少安也邀请他们来家里吃顿饭。

 有空,带着家人在京城转转。

 一起爬了长城,去了不少地方。

 一起吃了烤鸭,去知名酒楼吃饭。

 忙忙碌碌中,转眼到了放暑假的时候。

 “张叔,我们明天回老家,九月再回来。”

 “这么快就回去了?”张老头有些舍不得孙少安一家人离开。

 这几个月,两家相处的很好。

 虎子和燕子,跟小芳玩儿的很好。

 两家经常在一起吃饭。

 “老家那边,就我奶奶和我爸在,不知道他们过得咋样,得回去看看。”

 “是得回去看看。路上小心点,听说火车上贼不少。”

 原西县。

 火车站。

 孙少平和孙兰香,还有田润生,一起来接站。

 没等到火车到站,他们先看到了张三和李向前。

 “少平,你大哥他们还没回来?”张三和李向前竟然来接站了。

 “三哥,向前哥,火车好像晚点了,还没到。”孙少平认识张三和李向前。

 “在黄原师范咋样?”

 “还行吧。”

 “听你大哥说,你写的文章发表了?”张三跟孙少安一直有联系。

 有一次,李向前开车去京城。

 张三也跟着去了。

 他们还在孙少安家吃了顿饭。

 “对,发表了两篇文章。”

 “真是好样的,你和你大哥都很厉害。”

 说说笑笑中。

 火车到站。

 “少安,这里!”看到孙少安他们出来,张三大喊一声。

 远处,孙少安也看到了张三他们,没有大喊,只是挥挥手。

 许久不见。

 几人,少不了一番寒暄。

 李向前开车来的。

 孙少安、田润叶、少安妈、两个孩子,坐在李向前车上。

 其他人,骑自行车。

 大家一起去安叶居。

 “在京城待了那么久,感觉咋样?”

 “爬长城了吗?”

 “京城的烤鸭好吃不?”

 孙少安下厨,做了一大桌子饭菜。

 大家边吃边聊。

 “张三,要恭喜你啊。”孙少安举杯祝贺。李向前说张三升官发财了。

 “向前也不错,他”张三也说了李向前的一些变化。

 随着年纪增长,大家都有了一些变化。

 双水村。

 老太太和孙玉厚都还不错。

 平时,田福堂和润叶妈,经常过来帮忙。

 值得一说的是,孙玉亭和他媳妇贺凤英,并没有过来帮忙。

 他们俩人太懒,自个儿家都懒得收拾,不会过来帮孙玉厚。

 “奶奶,这是给你买的蛋糕。”

 “爸,这是给你买的烟酒。”

 孙少安他们回来,还是买了不少东西。

 “你们在京城咋样?”

 “钱够用吗?”

 在家待了一阵。

 孙少安和田润叶,带着两个孩子,去了田福堂家。

 “爸,这是润肺的药,你少抽烟,少喝酒。”

 “妈,这是京城的糕点,你尝尝。”

 “润生,这是京城时髦的衣服。”

 “谢谢姐夫。”

 “这次高考准备的怎么样?能考上吗?”孙少安问。高考还没开始。

 “够呛,姐夫,我学不进去。

 好不容易记住的东西。

 没两天忘个干净。”田润生不是学习的料。

 “忘了,再重新背,总能记住的。”孙少安鼓励几句。

 几天后。

 金波回来。

 “藏语学的咋样?”孙少安问。

 “还行。”

 “那咱们明天出发?”

 “好,谢谢少安哥。”

 孙少安带着金波,又去了青海。

 那里,有人等着金波。

 李大壮也盼着孙少安去。

 希望孙少安能再指导一些畜牧方面的技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