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0章 桑文(第2页)
...
次日。
范闲告别范老太太,跟着红甲骑士一起离开儋州。
范闲的随从里,滕梓荆藏身其中。
滕梓荆是鉴察院的探子。
他让范闲杀了他。
算是假死脱身。
既然假死脱身了,为什么还出现在范闲的车队里?
滕梓荆的说法:“为了避开关卡排查。”
滕梓荆是鉴察院四处的探子。
他即便假死脱身了,也应该有无数办法,偷偷潜回京都。
但滕梓荆偏偏...进了范闲的车队。
滕梓荆选择了‘光明正大’的回京都。
这情节,又有点侮辱智商了。
滕梓荆进车队,无非是为后面范闲遇到‘言冰云’一行,做铺垫。
这样显得环环相扣。
但这铺垫,还不如没有。
显得滕梓荆没有智商。
又忍不住吐槽了。
关键是《庆余年》的槽点太多,忍不住啊。
没多久。
范闲他们路上果然遇到了,言冰云一行。
言冰云是鉴察院四处主办,言若海的儿子。
滕梓荆接了假消息,刺杀范闲。
这是四处的问题,需要有人担责。
这个事,四处的主办言若海需要认错挨罚。
言若海被罚,四处的其他人,也被处罚。
言冰云也不例外,他也被罚了。
被罚去北齐当暗探。
之所以是这个惩罚,也是为了后面的情节做铺垫。
这其实,没什么道理、逻辑可讲。
要是正常情况下,言冰云不可能去北齐当暗探。
为什么?
因为言冰云是言若海的儿子。
一方面,言若海舍不得言冰云冒险。
权贵不会让自己的子女,去做危险的事。
另一方面,言冰云不适合去北齐当暗探。
因为去做暗探的人,需要‘低调’、‘普通’、‘默默无闻’。
言冰云是言若海的儿子,他符合‘低调’、‘普通’、‘默默无闻’吗?
肯定不符合。
所以,言冰云不应该去北齐当暗探。
但电视剧里就是言冰云去北齐做暗探。
这是后面剧情的前奏。
没了言冰云去北齐,后面的剧情,就少了很多。
所以,不管合不合逻辑,言冰云都得去北齐当暗探。
(又吐槽了,汗...)
范闲一行,路遇言冰云一行。
范闲在马车里。
对面,费介大摇大摆走在大路上。
费介他们的行动,是需要保密的。
但从费介他们的赶路方式来看,看不到一丝要保密的意思。
还有点生怕别人不知道的意思。
然后...
费介和范闲私下里见面。
费介跟范闲随意说了言冰云去北齐当暗探的事。
这是绝密的事啊,费介不知道不应该说吗?
勉强给个解释:费介跟范闲关系很好,绝密的事,也能随便说。
费介私下里见范闲也就罢了。
接下来,言冰云带着不少人围住了范闲,跟范闲索要提司腰牌。
言冰云这做法,太不应该了。
难道言冰云跟范闲的关系也很好,也不介意范闲知道,鉴察院的绝密消息?
肯定不是啊!
言冰云跟范闲关系并不好,或者算是有仇。
言冰云不可能让范闲知道绝密消息。
那么言冰云为什么堵范闲?
难道是因为看到费介跟范闲见面了?
还听到费介跟范闲说,去北齐当暗探的事?
然后,言冰云觉得,既然范闲已经知道了,那就不需要隐瞒这绝密消息了。
肯定不对啊!
费介跟范闲说的话,言冰云肯定不知道。
而且费介跟范闲见面,言冰云都不一定知道。
言冰云堵范闲。
这做法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在这里。
言冰云这智商,也被降的厉害。
这里解释一下,言冰云之所以有这一出,也是为了后面的情节做铺垫。
(吐槽:铺垫就铺垫,但剧情不要这么不符合逻辑啊!)
...
不说范闲他们了,要不然,吐槽没完。
说说京都的事。
这天晚上。
周强又去流晶河畔寻欢作乐。
即便家里有十个花魁,周强还是喜欢去流晶河畔。
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周强更喜欢流晶河畔的气氛。
可能是因为环境不一样吧。
到了流晶河畔,周强感觉更放松,更...兴奋。
醉仙居现在的花魁是司理理。
司理理貌美如花,身材也好。
只是,司理理是北齐的暗探。
在京都打探情报。
她这样的人,肯定是清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