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三件事(第2页)

 赵公明本来可以不死的。

 但他的定海珠被人盯上了。

 燃灯,这个脸皮比较厚的古老修行者,盯上了赵公明的定海珠,就夺了宝物。

 燃灯本来是和三清同时代的人,后来,三清成圣,他厚着脸皮拜元始为师。元始没办法,只能让他当个副教主。再后来,他发现成道机缘在西方,他又反出阐教,去了西方教,成了燃灯古佛。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燃灯是故意去分化西方教的,让西方的圣人,不能独享西方气运。

 哪个真,哪个假,萧升也不知道。

 另外,陆压使用钉头七箭书暗算杀了赵公明。

 为什么陆远要杀赵公明?

 这个萧升同样不知道。

 陆远名义上说“赵公明以无道伐有道,违逆天意,该有身死之劫。”

 但真的如此吗?

 萧升搞不明白。

 赵公明的死,引发了一些列的事,对截教很不利。

 现在赵公明是萧升的师父。

 赵公明是个好师父,对萧升很不错。

 萧升要什么,赵公明就给什么,很爽快,让萧升省了很多麻烦。

 所以,萧升要想办法让赵公明渡过劫难。

 …

 时间一天天过去。

 田间。

 一位老者侃侃而谈。

 他是萧升的分身。

 他指导农民耕地。

 “此乃曲辕犁…”

 “此乃水车…”

 “此乃土豆…”

 “这是西红柿,这是红薯…”

 “这样堆肥才可以更好的养地…”

 萧升成了农夫,整日在田间和老农闲聊,改进农耕技术。

 …

 医馆。

 一位老者,为病人看病。

 “你这是普通风寒,有药方…”


 萧升写有医书,公开给世人观看,免费教给其他医者。

 “多谢先生传授医术...”萧升的弟子很多。

 木工作坊。

 一位老者,给大家展示木工活儿。

 “这样做,大家可以省力不少,还更结实…”这个年代很多东西都是木头做的,萧升也革新了技术。

 铁作坊。

 一个壮汉正在教大家怎样炼铁。他也是萧升。

 “铁器更加耐用,曲辕犁就是这样做出来的…”

 “这个炉子要配上吹风机...”

 …

 造纸术出来了,一张张白纸做了出来。

 这纸张可以改变世界。

 印刷术出来了,书籍渐渐多了起来。

 知识的传播快了。

 知识更能改变世界。

 农业开始了革新。

 手工业开始了革新。

 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很多事,都在革新。

 唯独杀伐征战之术,萧升没有传播。

 他只是改变了民生,让老百姓活的更好一些。

 一座座庙宇,老百姓自发的建了起来,里面供奉的是萧升。

 “萧先生,吾王愿拜您为大司农…”

 萧升还当了十几年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