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 ‘周半城’


 王家一片愁云惨淡。

 出事了。

 出了天大的祸事!

 王家不仅在粮食上,赔光了家产,还欠了一大笔高利贷,还摊上了官司。

 王老二在钱庄借的钱,是高利贷。

 如果不按时还钱,必然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开钱庄的,一般都不是什么好人。

 后世那么多‘贷款’,也不知道是啥公司开的,是不是比这个时候的钱庄,文明一点?

 钱庄虽然麻烦,但还是能想办法解决的。

 王家更大的麻烦是,王老大被抓了。

 王家的头面人物,王老大,滋水县的权贵,被省城来的人,连夜抓走了。

 这是捅破天的事。

 这里面的危机太大了。

 王老大刚被抓走。

 王举人就当场晕了过去。

 “快!请大夫!”

 其实很多时候,家里出事,造成的危害,也许可以承受,但因为这事,产生的连带影响,却很麻烦。

 比如:《人世间》周家,周蓉没出啥事,但她妈李素华被连带影响的倒地不起,帮不上一点忙,还使劲添乱。

 一个家庭真正的底蕴,应该是面对危机时,能正确对待,而不是慌乱不堪,越乱越错。

 这可能需要更好的心理素质和家族氛围吧。

 但好的心理素质,没那么容易有。

 好的家族氛围,更是稀缺。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王家,王举人在最不应该倒下的时候,倒下了。

 这便加速了王家的灭亡。

 大夫很快请来。

 “中风!”诊断出来了,开了药方,让静养。

 这个病,在这个年代能治吗?

 大夫走后。

 王老二彻底慌了神。

 大哥被抓,老爹昏迷不醒。

 王家的天,要塌了。

 这时。

 王家族人都来了。

 “钱呢?我们的钱呢?”

 “还有欠钱庄的钱,怎么还?”

 “王老大为啥被抓?”

 “王举人呢?快让起来。”

 王家这次炒作粮食,是动用了全家族的钱。

 王家旁系的钱,也被用了。

 王老二借钱庄的钱,旁系的人也知道了。

 现在粮食大跌,王家巨亏。

 没钱怎么办?

 问题,又到了钱上面。

 很多时候,很多问题,都可以归结到钱上。

 斗升小民,会缺钱。

 大地主,也会缺钱。

 很多时候,很多麻烦,就是因为钱不够多。(或者过于贪婪。)

 “都给我闭嘴!”王老二大喝一声。

 众人安静下来。

 王老二的威严还是有一些的,毕竟王老二掌握家族权利,有一些年了。

 “我大哥一定没事。那谁,文俊你们几个去趟省城,打探一下情况。”王老二先安排人去省城。

 王老二这样安排是对的。因为王老大那里的情况最紧急,需要立马解决。

 “我们几个去没问题,但钱呢?”王文俊答应的痛快,但要钱。

 要钱是应该的,毕竟去省城需要打点,这钱不是小数。

 “钱少不了你的。”王老二大手一挥,“去,在账房那里取一千大洋。”

 “好嘞!”王文俊几人急忙去领钱了。

 “那谁,文涛,你们几个去粮铺,把粮食卖了。”王老二继续安排。

 “卖粮食?咋卖?卖多少钱?”王文涛问。这个时候,粮价大跌,到处都是卖粮食的,怎么卖是个问题。

 “去白鹿原周家,问问他们要不要粮食,价钱好商量。”周强那里每天消耗的粮食不少,算是用粮大户。王老二这么说,也没错。

 “好嘞!”王文涛几人应声出去。

 最要紧的事安排完。

 王老二松了口气,继续说:“做生意有赚有赔,这次,我们王家是赔了很多钱。

 但这不算啥。

 我们王家,自明朝就在这里立家,到现在有.

 我们良田上千亩。

 商铺在滋水县有几条街。

 家财”

 王老二想说家财万贯。

 但说不下去了。

 因为王家没啥现钱了。

 “账房说没钱!”一道声音传过来,王文俊几人又匆忙回来了。

 “啥?家里一千大洋都没了?”众人又开始了慌乱。

 王老二脸色数变,急忙大喊:“慌什么!

 不过是一时周转不开。

 文俊,你们几个去找文涛,卖了粮食拿钱直接去省城。”

 “好。”王文俊刚答应,还没走。

 王文涛几人又急匆匆回来了。


“周家也出事了!”王文涛大喊一声,“周家的人在外面,说是要借钱。”

 “啥?”

 “怎么会这样?”

 “周家也炒粮食了?”

 “这可咋办?”

 又是一片慌乱。

 王老二绷不住了,脸上也有了慌乱。

 “不要慌!不要慌!”王老二连喊数声,“文涛,你们先打发周家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