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无楚霸王气节、骨气的司马仲达,蜀汉暗流!(第2页)

 也不能将如此大才拱手让与东吴,给东吴以壮大之机,也要将他好好的供在成都城,不能给了曹魏、东吴任意一方!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古地名,在今湖北省宜昌市猇亭区),是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着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三个月后,刘为了给关羽报仇,挥兵攻打东吴孙权,气势强劲。

 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称臣,避免两线作战,一面任命陆逊为总指挥率军应战。

 陆逊与刘备相持七八个月后,最终于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

 在司马仲达之前也有因为内部或者军事失败而逃到原本敌对的那方。而这些降将投靠到新势力那边之后,反而作为比之前好得多、也过得更好。

 第一位便是姜维,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打天水的时候投降了蜀汉,之后便一直跟随诸葛亮学习兵法。

 诸葛亮死后,他可以说是诸葛亮最忠实的继承人,多次率兵北伐,只可惜受到蜀汉国力的制约,加上当时主政的都对北伐不太感冒,一直无法获得太大的战果,在此时却还没到他出头的时候,

 第二位是王平,王平原来也是曹魏的将领。在汉中之战的时候,曹操被刘备击败,退出汉中。

 而此时王平的部队却被留在了汉中,王平只得投降刘备,后被刘备任命为牙门将、裨将军。

 直到诸葛亮的北伐,王平才再次露面站上舞台。

 他与马谡被派往街亭驻守,却因为马谡不听王平劝诫大败而归。之后,马谡被诸葛亮处死,而王平因表现突出被升为讨寇将军,后来统领蜀汉最精锐的部队无当飞军。

 诸葛亮病逝之后,王平长期担任汉中守将,抵御曹魏军队的入侵。期间多次击退曹魏对汉中的进攻,成为了继魏延之后蜀汉又一个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