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让孙权省心的孙亮(第2页)

 之后历任丹阳太守、威北将军等职,平定山越,还是很有能力的,若不然也可能一路官至东吴大将军。

 在赤乌四年先太子孙登去世之后,又转投到了孙和的门下、辅佐孙和。

 孙登临终前上疏说:“臣以无德,身缠重病,自知昏聩,恐怕将要殒命。我并非是在爱惜自己,只是想到将要离开父母,身埋黄土,永不能再奉望宫省,朝见帝后。

 生前于国家无益,死后还留给陛下深深的悲戚,故此不禁悲凄郁结心头哽塞咽口。

 如今天下大事未定,各地贼寇未被讨清,天下人民翘首以待,将命运寄托于陛下,处境危险者希望安定,处境动乱者盼望治理。

 希望陛下彻底忘记我,割舍平民的恩爱情感,修炼黄老之术,用心保养精神,增加美食佳馔,广开神明思想,以利奠基万古无穷功业,于是则天下百姓有幸得到依赖,我就死而无憾了。

 我听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子囊临终,留下遗言对时政提出告诫,君子以此为忠诚之举。更何况是我,又怎能闭口不言呢?希望陛下听取采纳我的话,这样即使我死去,也犹同活着一般。”

 孙登称陆逊忠勤于时,出身忧国,謇謇在公,有匪躬之节,又认为诸葛瑾、步骘、朱然、全琮、朱据、吕岱、吾粲、阚泽、严畯、张承、孙怡忠於为国,通达治体,希望孙权能多加亲近任用他们以令吴国昌盛。

 奏疏在他气绝之后才被呈报上去,孙权因此更加悲伤,谈到他都不禁伤心流涕。谥孙登为宣太子。

 可惜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他当初举荐的人,有的人死了,有的人还活着、而且皆以在朝堂上身居高位,只可惜并没有把全部的心思用在东吴昌盛上,而是分为两派,不断为太子之位争斗。

 而诸葛谨之子诸葛恪更是随风摇摆,很会审时度势。

 赤乌八年(丞相陆逊病逝,诸葛恪升任大将军并代领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