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阳平关(第2页)

 阳平关又称阳安关,南倚鸡公山,北濒嘉陵江,地势极为险要。

 南可入川,北通略阳,西至陇南,东达汉中,为蜀北主要门户。

 雄踞于西通巴蜀的金牛道口和北抵秦陇的陈仓道口,与汉江南、北的定军山、天荡山互为犄角之势,是汉中盆地的西边门户,

 同时也是巴蜀通往关中的北端前沿,地理位置十分险要,进可攻,退可守,此地一直以来都牢牢掌控在蜀国手中,让魏国的将领十分头疼,

 此关可谓是极天下之至险,蜀若得之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将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开扩土地,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因此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便多由此关而出,

 三国时期的几大枭雄也几乎在此关前吃过苦头,当然除了那孙权,毕竟他远在江东,虽不是没想过入蜀,但是最终还是便宜了自己的妹夫,

 汉灵帝末年,益州牧刘焉阴谋割据巴蜀,遣张鲁为督义司马,攻打汉中。

 张鲁率兵自成都北上,沿剑阁栈道出古百牢关,到达沔阳(今勉县)。

 首先便是从阳平关打开缺口,并筑寨堡于西侧的走马岭,随后,南渡沔水(今汉江)占领定军山,向北夺取天荡山,杀死汉中太守苏固,从而占领整个汉中,统治汉中长达二十多年。

 建安二十年,曹操率兵十万,攻取徽县、凤县后,开始进军汉中,攻阳平关。

 张鲁命其守将张卫、杨昂、杨任等人依山筑寨坚守。

 曹兵久攻不下,只好诈退,使阳平关守军放松警戒。

 而后,曹兵乘机攻取阳平关,张鲁守军自乱,杨昂战死,张卫、杨任逃回南郑,张鲁逃往四川巴中。

 曹操夺取汉中后,留夏侯渊、张合等镇守汉中,自己因恐后方不稳而率主力回到北方。

 建安二十三年,刘备率领诸将进兵汉中,被张合阻挡在阳平关外汉江上流的深山峡谷之中,彼此相互对峙一年有余,刘备未能进入汉中盆地。

 可是刘备还是不死心,毕竟蜀中没有这阳平关做屏障,曹贼便可随时兴兵入蜀,于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刘备一面派兵攻打张合在走马岭的营堡,一面南渡汉江,沿山间小路,通过夜间偷袭抢占了军事要地定军山,并且斩了夏侯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