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蜀葵,煮茶的闲暇时光(第2页)

 还有入京办事的蜀国官吏吃完午饭便赶紧用巾帕揩了揩嘴上的油渍,将身上的官袍稍作整理,便出驿馆找对应的官署府衙办事去了,便只有他们四个身上还无任何官职的降吏在此等候着任命,

 蜀葵是中国一种重要的传统花卉,植株挺拔高大、花型丰富、花色绚丽,历史悠久,名称众多,原产中国西南地区,

 自汉代以来,就有诸多关于蜀葵的文献记载。最早出自《尔雅》,其注释为“菺,戎葵”,在蜀地可花开四季,长开不败,后世曾有诗蜀葵曰:

 剑门南面树。移向会仙亭。

 锦水饶花艳。岷山带叶青。

 文君惭婉娩。神女让娉婷。

 烂熳红兼紫。飘香入绣扃。

 三角梅茎粗壮,枝下垂,无毛或疏生柔毛;刺腋生,长5-15毫米。叶片纸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喜充足光照。

 半个时辰后,茶早已煮好,王沈给几人面前皆是用陶碗倒了杯茶,让几人饮着,郭修虽是今日没有说话,但耐不住天气炎热,也有些口干舌燥,便端起陶碗饮了起来,

 今日他们虽只是俘虏,已暂时没了什么权力,前几日甚至连自由都失去了,但让驿馆提供些茶饼、葱、姜等调料还是可以的,

 中国何时开始饮茶,人人言殊,莫衷一是。唯大体上可谓开始于汉,“茶”字从“荼”中简化出来的萌芽,也是始于汉代,古汉印中,有些“荼”字已减去一笔,成为“茶”字之形了。

 不仅字形,“茶”的读音在西汉也已经确立,茶文化的萌芽也逐渐形成。

 战国末期,全国饮茶之风的盛起,发展至西汉时,饮茶氛围浓厚,茶开始随着宫廷及官宦人家的普及,形成一种高雅的消遣,王褒《童约》已有“武阳买茶”的记载。

 据史料记载茶在西汉时便传到国外,汉武帝时期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岛,所带的物品中除黄金、锦帛外还有茶叶。

 茶文化在中国人的生活中,非常重要,《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