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殿前失仪,姜维的催促(第2页)

 只有少数的权臣方能在君前肆无忌惮,就如那秦末的赵高可指鹿为马,甚至可让帝位易主,

 汉朝有个东方朔,其人不但机警敏言,还智慧超然。

 据说汉武帝对东方朔非常喜欢,动不动就会赏赐宝贝给他。可想而知,如果没有几把刷子的话,东方朔也不可能这么受宠。

 但这样一个有心机,有智慧的人却偏偏好酒,而且据记载,东方朔一生没做太大的官,实在是因为他动不动就会被贬的缘故,这其中就有因好酒而惹下的祸。

 有一次汉武帝宴请君臣,大家推杯换盏,东方朔不由就喝高了。所谓人有三急,这小便在酒后更格外急。别人怎么样不知道,反正东方朔一点也不拘谨,憋得慌就直接在大殿就地解决了。

 这下不得了,第二天一上朝,汉武帝桌前就堆上了弹劾东方朔的小本本。其实,东方朔受宠早让很多人眼红,这下既然抓住了小辫子,被弹劾是在他预料之中的。

 汉武帝虽然想息事宁人,奈何大臣们不干,说殿前便溺为大不敬,若人人效仿东方朔,岂不是乱套了。

 汉武帝大概想想也是,如果大臣们都在殿前小便,自己还咋办公呀。没办法,只好“有诏免为庶人,待诏宦者署”。东方朔这一小便不要紧,直接退休回家了。

 虽然他没过多久便“因此对复为中郎,赐帛百匹”。看看,有能力的人实在没必要太憋屈自己不是?但就是因“君前失仪”这一项,他便没有做过太大的官,

 后来的汉世祖光武帝刘秀也遇到过这样当朝小便的大臣。

 这位大臣不是别人,就是因当朝遗便而被记进史册的张湛。说起这个张湛,其实还是个比较敢于谏言的人,刘秀就曾多次被他碎碎念地没招而退让。

 虽然这位光武皇帝脾气好,但也在心里忌惮张湛,什么事总会刻意绕开他。

 但后来刘秀绕不过去了,什么事呢?那就是自己的朝堂上少了位大司徒,原因是之前那几位大司徒都与刘秀不对付,最终死的死,流放的流放,三个大司徒一个也没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