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谢恩,郭修的异常举动(第2页)
建兴五年(227年),向朗跟随诸葛亮驻军汉中参与第一次北伐。
次年,因马谡街亭之败,使得北伐失利。
马谡逃亡,向朗就非常推崇马良、马谡兄弟,因此与马谡关系很好,于是这次他知情不报,诸葛亮十分忿怒,罢免了向朗的官职并让他回到成都,马谡逃跑了,不是像更多剧中那般自愿受死的。
数年后,向朗复职,被任命为光禄勋。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去世,向朗转任左将军,追论旧功,被封为显明亭侯。
在蜀汉的左将军中,向朗应该是名气最小的一位了。当然,这也是向朗更偏向于一位文臣,没有立下什么战功。
见姜伯约出言,王沈也无奈的出言道:“孝先,汝就不要推辞了,毕竟这在伪魏那里也是只有像雍凉都督郭淮这样的人才能担任啊,还不快谢谢陛下恩典。”
在曹魏阵营中,于禁、张合、郭淮等将领,就曾担任左将军一职,也算是个不小的官职了。
在东吴这边几位重臣亦是从左将军的位子升上去的,东吴的第一任左将军便是吴国当朝大将军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也是诸葛亮的兄长,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诸葛瑾因中原战乱而避乱江东。
江东的弘咨遇见诸葛瑾,对其才华感到惊奇,向孙权推荐,与鲁肃等一起为宾待。
在此基础上,诸葛瑾为孙权效力,从而和他的弟弟诸葛亮各为其主。
黄初三年(222年),孙权受封吴王,封诸葛瑾左将军,假节,封宛陵侯。
在受封吴王之前,无法给麾下将士册封较高的官职,比如吕蒙、周瑜、鲁肃等人,往往最终就是一个偏将军或者杂号将军。
在成为吴王后,孙权能够为诸葛瑾等人册封更高的官职。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册封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在左将军的基础上,诸葛瑾最终成为东吴的大将军。
第二位便是那孙鲁班妹妹孙鲁育的夫君,孙权钦定的驸马现任东吴丞相朱据了,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迁都建业,征召朱据至京将公主孙鲁育嫁给他(因此孙鲁育被称为“朱公主”或“朱主”),任命朱据为左将军,封爵云阳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