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对胃口,白马篇剑舞(第2页)

 汉以后,剑作为兵器,渐渐被长兵器所代替,剑舞作为健身和抒情的技艺,有了很大的发展。

 剑器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剑器是一种高贵、荣耀的器具。

 人们逐渐认识到剑对于强壮身体的重要作用,后来也就演变发展成锻炼身体的一种手段--武术中的剑术。练剑家们在习武练剑中,又把剑作为一种抒发感情、表达心意的工具,所以有“舞以达欢“、“舞以尽意“之说,又有“诗、书、画、剑、琴、棋“之谈,剑已成为人们有文化素养的标志之一。

 剑舞起来应该是龙形虎步,游龙戏凤,龙形是指身法,虎步是批步法,游龙指的剑法,

 戏凤则指手腕,通过帅、柔、矫、脆的造型和力量,使得“手眼身法步“高度协调,令人赏心悦目,达到美的享受,当然有些时候也可即兴而舞,不求有什么美感,就像甘宁、吕蒙一般,

 身法是剑法训练的基础,感受剑的协调性是以身法为主的这一基本规律。

 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和感受各种不同剑法的特点及力流,逐步体会身法、剑法、步法三者的协调规律。

 剑舞中的剑有单剑、双剑和刀型短剑之分。

 单剑一般都带有剑穗,剑穗又有长短之分,长的达一米。

 舞动起来,剑与穗刚柔相济,变化多端,使剑舞生色不少。

 剑舞舞姿潇洒英武,形式绚丽多彩,从动作变化上看,大体可分为“站剑“和“行剑“两大类。

 “站剑“动作迅速敏捷,静止时姿态沉稳利爽,富有雕塑感;“行剑“动作连绵不断,如长虹游龙,首尾相继,又如行云流水,均匀而有韧性。

 剑舞的音乐基本上以“打铃“节奏的曲调贯串始终,并与剑声相谐。

 民间的剑舞战斗性较强,熟练的剑术表演令人眼花缭乱。流浪艺人(寺党)的舞蹈中出有剑舞,一般由少年表演。舞中有较多的武术技巧成分。

 潘淑用玉手剥了颗晶莹剔透的葡萄喂到孙权口中,想了想道:“妾身虽没读过什么书,但也听人说起过那魏国曹子建的白马篇剑舞却是不同反响,很值得一观,想必几位大都督的剑舞也是比不上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