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为了忠义之士,破门(第2页)

 但也顾不了这么多了,只要将襄平攻下,他们的尸体自然是能重新安葬的,战争从来都是这样的,免不了都有或多或少的伤亡,

 双方鏖战到申时初刻,魏军的旗帜虽已残破,但还是勉强的立在城头上,

 吴军的攻势到了此刻愈发的猛烈,刚刚全琮说的为吴国忠义之士报仇为他们打足了士气,而城墙上的魏军士气却是越发的低,

 但是还是在苦苦支撑着,连张貅也亲自持剑上城拼杀,他没有多少战阵经历,很快手臂上便挨了一刀,是董方眼尖赶过来支援从那吴军士卒身后给了一刀,

 将那名吴军士卒的手臂直接砍落,方才就了张貅一命,随后又朝那名士卒心窝上捅了一刀,让其彻底倒下,

 董方过来扶住张貅道:“太守,您没事吧?要不末将让几个人护送您先回府中歇着,这里就叫给末将吧。”

 张貅勉强道:“不用,还撑得住,好歹本太守当初也是练过一些,六艺都还是会,先扶我到城楼台阶那里吧,包扎一下,过一会继续多杀几个江东鼠辈,就算下一刻死了也算是够本了。”

 《论语·为政》中有云:“子曰:君子不器。“意思是:孔子认为君子不能像某种器具一样,只有一个用途,君子应学识广博、技能广泛。

 古代对于君子学识和技能的要求,具体来说就是要精通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也就是“君子六艺“。

 “君子六艺“最早出自《周礼》:“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君子六艺”中的五射是指: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

 这是五种不同的射箭方式,其中“白矢”是指箭射穿标靶且箭头发白,代表着弓箭的力道强劲;“参连”是指前放一箭,后三箭连续而去,就像连珠一样,指连续射击速度非常快;

 “剡注”是指快射,就是瞄准时间非常短,箭放在弦上马上就射并且射中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