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防备,诈降的老手(第2页)

 第三次诈降,在东吴与曹魏的战争当中,有一场战役的名气和影响比较大,是在石亭发生的“石亭之战”。

 “石亭之战”也是东吴通过诈降的手段取胜的。

 东吴的鄱阳太守周鲂向镇守扬州的曹魏大司马曹休诈降,不惜剃掉头发明志。

 在三国时期,各方边境地区的人投降是常有的事情,周鲂也表现出十足的诚意,很容易让曹魏信以为真。

 魏明帝曹叡也有进攻东吴的想法,周鲂投降被视为一种契机。

 于是曹魏兵分三路,司马懿进攻江陵、贾逵进攻东关、曹休进攻皖城呼应周鲂。

 但是东吴早就做好准备,陆逊等人率领九万大军击溃曹休。

 因为贾逵的救援,曹休才顺利脱身,不过在不久之后还是去世了。

 在“石亭之战”中,东吴军队杀伤了大量曹魏士兵,“斩获万余”,是三国时期(狭义上的从曹魏代汉开始的)少有的大胜。然而“石亭之战“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此。

 在这之前,曹魏和蜀汉都已经建立帝号,唯独孙权非常尴尬,虽然有自己的年号,也有独立的地位,但是并没有称帝。

 正是凭借“石亭之战”带来的威望,孙权终于登上帝位,正式开创东吴,开始与刘禅“二帝并尊”。

 而这个帝号正是凭借诈降的计策博取而来的了,由此诈降可见诈降便是东吴的惯用伎俩了,这想必也就是东吴为什么经常曹魏称为江东鼠辈的原因了,

 只因吴国在与曹魏的正面对决中,陆战打不过曹魏,便只能使用这样的诡计,不能光明正大的赢一场,哪怕是夷陵之战也是如此,

 但这样做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就像前几个月一场诈降就输了江北之地和吴国的一个公主,

 从东门进城的吴军开始如潮水般向其余三门涌去,全琮相信很快便能彻底肃清襄平城中残存的魏军了,

 张貅见四周已无兵器可杀人,便只能用口啐道:“呸,董方汝这个叛徒,竟如此没有骨气,来啊,不就是一死嘛,难道老夫还会怕了不成,老夫可不是董方这样的贪生怕死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