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拓跋婉儿的风帽,鲜卑步摇(第2页)

 众人皆翻身上马,拓跋义和几十名亲信将拓跋婉儿护在中间,一手持缰绳、一手挥动着手中的马鞭,往王庭之外疾驰而去,“驾!驾!驾………”

 一刻钟后,拓跋婉儿等人已经出了王庭,拓跋婉儿的侍女随手摸了摸身后背着的包裹道:“可敦,遭了,刚才忘记把您平日里最喜欢戴的那支步摇收拾了一起带走了,要不奴婢再回去帮您拿?”

 拓跋婉儿不以为意的道:“无妨,只是区区一支步摇而已,没必要让汝再冒着这个险,待回到部落,多打几支步摇都是可以的。”

 “拢鬓步早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

 夜下,一缕清风吹来,身披素衣的女子,端坐于廊下,不知道她是思念夫君,还是有什么心事。

 她时而站立起来,也时而坐下,无论怎样行动,她发丝上的步摇都纹丝不乱,与月下庭院中的花儿,相映成趣。

 女子鬓间的“步摇”是什么?为何会让这位月下佳人显得如此妩媚动人呢?

 步摇又被称为“珠滴”,因为它会随着人的行动,发出摇曳的声响,所以得了一个“步摇”的名字。

 这件装饰品非汉族女子独有,鲜卑族的女子也一样喜欢用这种极能展现美的饰品,它就是金步摇冠饰。

 在《释名.释首饰》一书中有这样一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也。”《后汉书.志.舆服下》中也有如此记载:“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缪,一爵(雀)九华(花)。

 “步摇”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在楚国宋玉的《讽赋》之中有“垂珠步摇,来排臣户”的诗句。

 女子们将步摇固定在头发上,在行走之时,下垂的金属珠玉会不停地摇颤或者撞击,发出清脆的响声,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美感,所以称之为“步摇”,后来将步摇固定在冠上,就称为步摇冠。

 步摇从一开始就被置放到一个礼服的范围之内,汉制规定,太皇太后、皇太后的祭服中的首服为“剪氂簂,簪珥,耳璫垂珠,簪瑇瑁为擿,长一尺,上为凤凰爵,以翡翠为毛羽,下有白珠,垂黄金镊,左右各一,横簪之。以安簂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