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逃离王庭,忌惮(第2页)
阿古力起身道:“汝等这就随本将去追,人肯定还未走远,现在追说不定还能将可敦和几位王子追回来!”
阿古力领着手下的弟兄出了可敦营帐,快步往王庭的马厩方向而去,他知道可敦的私人马厩那里不用看了,马匹应该已经被骑走了,
阿古力又随手点了一人前去王帐禀告此事,让沙末汗加派人手一同前去将可敦追回来,阿古力深知沙末汗对可敦的忌惮,在鲜卑联盟大人的继位者人选上可敦还是很有发言权的,更何况现在几位胡狼阿泥的子嗣多半就在可敦的手上。
当然这是在去年之前,到了去年可敦的父亲拓跋微力彻底吞并了岳父兼恩主窦宪的部落之后就更加忌惮了,
现在的拓跋族势力已经快能威胁到王庭了,更何况拓跋微力的后面还有曹魏,如今若是将可敦放走,让其回到弹汗山,岂不是要闹出更大的乱子出来!
当拓跋婉儿失踪的消息传到沙末汗的耳中,沙末汗依旧故作镇定低声对来人道:“再派两千骑兵给阿古力小帅,务必要让阿古力在拓跋婉儿到达弹汗山之前将其截住,将其带回来,若是她不肯回来做本王的可敦,那就将其杀了吧,做的干净些!”
匈奴人的婚姻制度,就是收继婚制,其内容就是:父亲去世,儿子娶没有血缘关系的后母为妻,兄弟去世,剩下的兄弟娶他们留下的妻子(嫂子或弟媳)为妻,这对汉人来说,是无法理解的。
《史记.匈奴列传》:“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
事实上,并非只有匈奴有这样的收继婚制,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游牧民族几乎都有这个制度,比如鲜卑、柔然、突厥、蒙古等等,都有这样的习俗,这个制度可以称为游牧民族的特性,
随水草而迁居,没有固定的住所,这是游牧民族的典型特点。
游牧民族不耕种土地,其主要生活方式就是放牧与狩猎,放牧和狩猎都需要不停地变换地方,不可能在一个地方待很久,要不然牲畜没有东西吃,一个地方的猎物被打完了,也会出现没有猎物的情况,一直不断地维持一种到处游牧的生活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