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四条腿的小白兔

第844章 风向,争气弹,九局总顾问的怒火


鲁大师说过一句话:一只蝴蝶在大洋一端轻轻扇动翅膀,便有可能在大洋另一端掀起一场惊涛骇浪般的风暴。

 

而此刻,221厂在研制大蘑菇技术路线上的变动,就如同那只扇动翅膀的蝴蝶。

 

不出李爱国所料,在京城掀起了一阵狂风骤雨。

 

随着一道道加密电话从 221厂不断打向京城某个神秘的办公室。

 

各方人物纷纷登场,犹如一场大戏拉开帷幕。

 

一时间,李局长这位 221厂以及九局的最高决策者,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就在这关键时刻,海子里也关注到了221厂内发生的计算器事件。

 

李局长亲自乘坐专机前往海子里,足足两个小时后,才从海子里出来。

 

他从海子里出来时,带回了一份至关重要的批示件。

 

上面仅有简短却极具份量的一行字:“我们的大蘑菇叫做争气弹。”

 

仅仅“争气弹”这三个字,便已蕴含了无尽的深意,足以说明一切。

 

也正是这三个字,如同定海神针一般,将铺天盖地的反对声成功压制了下去。

 

李局长带着这份批示件返回 211厂后。

 

211厂筹备处徐主任亲自出面,凭借着他的威望和能力,压制住了那些不和谐的声音。

 

就这样,新的计算计划在一片热烈的氛围中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而此时的赵吉田,正呆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双眼直勾勾地盯着墙壁上的世界地图发呆。

 

他的内心充满了困惑与不甘,嘴里不停地嘟囔着:“海子里怎么就被李局长这帮家伙给迷惑住了呢?

 

他们这是在犯错误啊.”

 

犹豫了许久,他的手缓缓伸向那个红色电话,手指微微颤抖着。

 

他心里十分清楚,一旦拨打了这通电话,就意味着违反了纪律。

 

他知道自己如果拨打了这通电话,就是违反了纪律。

 

然而,他又实在无法眼睁睁地看着 221厂沿着他认为错误的方向越走越远。

 

在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模糊却又高大的身影,那是他心中的信仰支柱。

 

“正像苏同志所言,现在这边有些人已经走上了歧路,正需要我这种坚定的战士挺身而出!”

 

赵吉田最终站起身,到了机密资料办公室门口。

 

此时已经下班了,机密资料办公室内空无一人。

 

赵吉田拿出一根铁丝捅开了木门,蹑手蹑脚的走进去。

 

只见桌子上摆放着一排电话机,每一台电话机都连接着不同的部门或者单位。

 

赵吉田的目光在这些电话机上一一扫过,最终找到了一个标有“川”字的电话机。

 

他深吸一口气,摇动了一阵,不一会儿,便听到了对面传来接线员的声音。

 

“这里是 221厂筹备处,我们这边有点技术问题,需要请教总顾问。”

 

待电话接通后。

 

赵吉田压低声音,神色紧张地说道:“总顾问同志,您好,我是赵吉田啊,我要向您汇报一个紧急情况.”

 

******

 

与此同时,李局长刚刚结束了一场特殊的会议。

 

在会议上。

 

邓主任等室主任纷纷举手表态,言辞恳切地表示会坚决拥护上级的决定,并且会全力以赴,争取利用自己的办法,早日研制出大蘑菇的模型。

 

李局长刚走出会议室的门。

 

助理便急匆匆地赶了过来,压低声音,神色慌张地说道:“局长,出事了,总顾问刚打电话过来,他知道了咱们的动作,似乎很生气,要求您马上去见他。”

 

李局长心中“咯噔”一声,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

 

助理口中的“总顾问”,正是九局总顾问——鲍利斯列杰涅夫。

 

今年年初,加夫里诺夫离职后,老毛子便把鲍利斯列杰涅夫派到九局担任总顾问一职。

 

鲍利斯列杰涅夫身为总顾问,负责调度所有参与种蘑菇项目的老毛子专家。

 

虽然这半年来,有不少老毛子专家陆续撤离了,但仍有一些人坚守在第一线。

 

倘若与列杰涅夫闹翻,不仅会导致剩下的专家提前撤走,就连前期双方合作取得的成果,也极有可能被销毁。

 

这对于 221厂来说,无疑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我们不是已经下令保密了吗?”李局长皱眉头。

 

由于担心列杰涅夫向老毛子那边泄露 221厂的真实进度。

 

所以 221厂的很多计划都对列杰涅夫进行了保密。

 

助理摇摇头:“暂时还不清楚消息是从谁那里泄露出去的,猫组长正在带人全力调查。”

 

李局长此时已经隐约猜到了泄密源,但他只能暗自叹一口气。

 

因为此刻并非追究责任的时候,当务之急是要想办法“忽悠住”鲍利斯列杰涅夫,让他不要轻举妄动。

 

然而,鲍利斯列杰涅夫是个极其顽固的老头儿,想要说服他,谈何容易。

 

“也许应该请教一下李司机,这事儿是因他而起,自然也该由他负责,嗯,哪有人整天吃大白面馒头不干活儿的。”

 

这样想着,李局长掉头朝着暖楼走去。

 

邓主任几人刚才已经隐约听到了李局长和助理的对话,个个脸色都变得难看了起来。

 

“鲍利斯列杰涅夫.可不是个好对付的人啊。”

 

“是谁,是谁泄了秘,这是在出卖咱们221厂!”

 

“好了,这些事儿是上级需要考虑的,我们现在最重要的工作是赶紧把新的计算方法编译成计算程序。”

 

邓主任几人相互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沉重的压力和肩头的重任。

 

他们默默地点了点头,随后大步朝着一室走去。

 

此时,李局长已经推开了羁押室的木门。

 

只见李爱国正悠闲地斜靠在床上,嘴里哼着小曲,怀里抱着一本《红石山》,看得津津有味,不时还发出阵阵笑声。

 

李局长无奈地摇摇头,心中感慨万千:他们这些人在外面冒着巨大的风险奔波忙碌。

 

而这位始作俑者却如此悠闲自在。

 

李爱国确实很开心,这 221厂里的职工大部分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分子,他们随身携带了不少珍贵的书籍。

 

这些书种类繁多,五花八门,甚至还有很多是市面上罕见的孤本。

 

就拿他手里的《红石山》来说,这是一本 1941年出版的书籍。

 

主要描绘了工人阶级的苦难生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目前已经不再出版了。

 

“李老哥,是不是上面已经同意了咱们的计划。”李爱国放下书籍笑呵呵的问。

 

“.你就这么有信心?”李局长话刚出口,就觉得自己这话多余了。

 

联想起这次海子之行,他已经觉察出李爱国这次来到221厂,肯定是得到了某些人的授意。

 

“爱国,现在出现了一个突发情况。”

 

李局长把李爱国看成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也没瞒着他,把鲍利斯列杰涅夫那边的变故讲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