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四条腿的小白兔

第863章 近炸引信,捉迷藏行动,代号舵手(第2页)

 

捡到宝了!

 

这些资料除了少部分种蘑菇的技术外,大部分是跟一种名为“大眼睛v”的无线电近炸引信有关系。

 

近炸引信是李爱国一直很眼热的一种技术。

 

它的书面解释是按目标特性或环境特性感觉目标的存在、距离和方向而作用的引信。

 

通俗点的解释就是在炮弹上安装的一种制导雷达。

 

初小毕业的同志都知道,无论是子弹、炮弹还是防空火炮,在战场上的命中率都低的可怜。

 

通常,几十发炮弹,才能有一枚炮弹攻击到有效目标。

 

炮弹的价格可不便宜,通常打一场战斗下来,对方没有消灭,自己却被搞破产了。

 

为了解决这个尴尬的局面,在二战期间,老美和欧战联合研制了一种名为vt的引信。

 

可以让炮弹在靠近目标的时候,提前发生爆炸。

 

用爆炸产生的碎片来杀伤目标,大大扩大了杀伤面积,提高了命中效率。

 

这是一种变革性的技术。

 

无论是用在防空射击的高射炮弹上,还是用在地面战斗的野战火炮上,这种新型引信的战斗效能都是直接和毁灭性的,并极大地打击了敌人的士气。

 

在战争期间,这一项目始终是被严格保守的机密。

 

因此遭受这类火力打击的小鬼子和三德子始终未能意识到为何盟军的炮火突然变得如此残酷、精准和致命。

 

五星上将鲁大师曾说过:“近炸引信是二战期间同盟国保守得最好的秘密——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秘密。”

 

这种带有引信的炮弹也被运用在了北面战场一种大口径火炮上。

 

结果带有引信的炮弹被咱们快速推进中缴获。

 

为了防止咱们得到这种技术,老美不得不花血本,大规模出动飞机轰炸。

 

当时咱们还不清楚那批炮弹的重要性,结果导致只得了一枚“战损”级别的引信,实在是太可惜了。

 

这种引信的精准度虽然不高,但是成本低,并且可以大规模运用在炮弹上,可以将火力精准度提高好几个档次。

 

这就有点类似于网游里面的武器强化了。

 

是一本万利的事儿。

 

所以在咱们得知有这玩意存在后,就开始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进行研制。

 

结果却不应如人意。

 

李爱国也曾想在系统中购买这项技术,结果却发现该技术所需的技能点高达两千点。

 

当时他就懵逼了。

 

仔细一看,才发现这玩意虽然制作工艺简单,却包含了太多的技术。

 

光学、磁场或电子反馈技术、在弹体内安装一套类似雷达的无线电装置的微缩设备技术、电子设备最小化技术.

 

最关键的是一种电池技术。

 

电池的功率要足够大,工作时间要足够长,而且在从零下50度到零上100度的温度范围内都要能发挥作用。

 

李爱国在前世隐约知道老毛子这批资料中有相关的技术。


 

正是使用了引信技术,老毛子的导弹命中率空前提高。

 

猴子大战中,北猴子就是靠着老毛子的导弹,被击落了老美的战斗机轰炸机多达一百五十余架。

 

引信技术就是一张牌!

 

现在咱们也拿到了这张牌!

 

最关键的是引信技术只是技术复杂,制造的工艺其实都是四五十年代的工艺,按照目前国内的军工技术完全能够生产。

 

一想到等几年揍三哥、踹猴子的时候,那些炮弹、导弹都跟长了眼睛一样,敌人的坦克和战机在爆炸声中瑟瑟发抖,李爱国一时间美得鼻涕泡儿都快出来了。

 

咳咳!想多了,想多了,收了收思绪,继续工作。

 

他先花费了一百积分,购买了一种名为振荡器的技术。

 

该技术是引信技术中的核心技术。

 

几乎瞬间,无数陌生的知识便涌入了李爱国的脑海里。

 

再次睁开眼,李爱国飞速拿起文件阅读起来。

 

整个阅读过程长达半个小时。

 

别列日娜娅一直静静的站在旁边,直到李爱国放下文件点上烟,才敢柔声问道。

 

“怎么样”

 

“别的技术都没有问题,这份文件上有两个重要参数出现了错误。”李爱国说着话,装模作样的摸出钢笔在文件上做了标记。

 

当然。

 

洛森堡身为工厂的技术员,确实搞出了全套的技术。

 

这两个参数确实有点小问题,却不是关键性的参数,压根不影响引信的正常工作。

 

但是收了人家两万卢布,总不能一点工作都不干吧。

 

“没有别的了吗”别列日娜娅有些紧张的问。

 

“没有了,你回去吧,我还得去上班。”

 

李爱国抬起手腕看看时间,站起身扛着自行车就要往外走。

 

别列日娜娅看着他的背影,忍不住喊道:“咱们还能再见面吗”

 

扛着自行车的身影消失在外面的风雪中,随着寒风飘进来一句话:“不必了”

 

“这男人太男人.就像是.”别列日娜娅脑海里浮现出一个贵族的身影。

 

那贵族高大、冷漠、有气势,经常挥舞皮鞭,让人忍不住跪倒在他的军靴下。

 

别列日娜娅正在畅想着,心情正在荡漾着,却看到那个扛着自行车的身影又回来了。

 

“火车司机同志,出什么事情了”别列日娜娅还以为外面出了问题,抽出手枪就要冲出去。

 

李爱国摆摆手:“咳咳,外面没事儿,是有条消息要给你们。”

 

“消息”别列日娜娅有些茫然。

 

李爱国凑过来,压低声音:“三月一日,小美家在斯瓦尔巴群岛那边有动作。”

 

别列日娜娅吓了一跳:“有动作什么动作”

 

李爱国皱眉头:“别列日娜娅同志,这种机密怎么可能那么准确!”

 

“我明白了。火车司机同志,您放心,我们绝对感谢您的付出。”别列日娜娅连忙说道。

 

她压根没有意识到,自己被训斥了,竟然压根没有反感。

 

等她回过神,扛着自行车的身影再次消失在外面的风雪中,随着寒风飘进来一句话:“记住了,你们欠我一笔情报费”

 

别列日娜娅:“.”

 

这时候,外面的老毛子进来了,看到别列日娜娅古怪的神色,心中咯噔了下。

 

他压低声音:“这小子也太嚣张了,现在既然咱们已经拿到了消息,他也没用了,不如直接干掉他,免得咱们的行踪暴露。”

 

“啪!”老毛子话音刚落,脸上就重重的挨了一巴掌。

 

他捂着脸站在旁边,不敢吭声了。

 

“走,咱们回去吧!”别列日娜娅深深的朝远处看了最后一眼,拢了拢风衣,转身朝着桥面上走去。

 

小轿车启动,很快淹没在风雪中。

 

远处传来一阵口哨声。

 

原本寂静的桥下响起了窸窸窣窣的声音。

 

只见一个身影从桥墩的顶部抱着桥墩缓缓滑下来。

 

“猫组长,怎么样?”刚才明明已经离开了李爱国,此时突然走了过来。

 

老猫拍拍身上的灰尘,将照相机递给李爱国:“你放心,全都拍下来了。”

 

“干得好!”

 

李爱国拿着照相机,紧紧攥了攥拳头。

 

为了完成这次任务,气象局特意从京城电视台借来的这部德国的altissa相机。

 

相机的镜头虽然不如莱卡,却是这年月少有的能在十几米开外,清晰拍到纸面文字的照相机。

 

照相机被送回气象站后,物资筹备处的主任,立刻安排了几个专业照片清洗员,使用药水对照片进行了显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