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四条腿的小白兔

第529章 研究生郑涵,观念之争,李爱国的方案(第3页)

 

李爱国端起搪瓷缸子喝口茶,啧啧,还是大片茶叶,这待遇针不戳。

 

跟李爱国的悠闲不同,此时实验室里一片忙乱。

 

郑涵虽然从理论上没有办法反驳李爱国的说法,还是觉得有点不敢相信。

 

他无法接受被一个中专生超越的事实。

 

有研究员提议:“既然李副组长表示使用滚动轴承可以提高机车百分之十的动力,那咱们计算一遍,要是结果相符的话,那就说明李副组长的建议靠谱。”

 

郑涵也来了精神:“这是个好办法。”

 

十几个研究员跟郑涵一起,将所有的数据计算了一遍。

 

一时间,实验室里噼里啪啦的算盘珠子响声不断。

 

啪嗒!

 

半个小时后,最后一颗算盘珠子拨弄到位,郑涵一下子软摊在了椅子上。

 

一个研究员问道:“郑工,怎么样,结果怎么样了?”

 

“确实.是.百分之十”郑涵依然不敢相信这个结果,但是算盘珠子是不会作假的。

 

“你把所有情况都考虑了吗?”那些研究员们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刚才十几个技术人员,并且最低学历也是本科生,职称最低也是七级工程师,算了足足半个小时。

 

李爱国一个火车司机,只是随口说了一个数字.就命中了?

 

郑涵没有回答他们,但是他的行为已经说明了一切。

 

只见郑涵拿着图纸走到李爱国跟前。

 

“李组长,滚动轴承的设计,你看看我这个方案怎么样?”

 

这就服软了?

 

李爱国对于这种结果一点都不感觉到奇怪。

 

因为他使用的方案是前进火车头最终改进方案。

 

前进火车头是国内生产得最多的蒸汽火车头,同时也是改进次数最多的火车头。

 

从原型车生产出来,总共经过了八次大的改造,小改造不计其数,最后才有了最终方案。

 

最终方案经过这么多次改造,已经近乎完美。

 

就算是后来内燃机车兴起,前进火车头还是坚持到九十年代,其完美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李爱国不是那种喜欢计较的人,接过郑涵的设计图,仔细研究了一遍。

 

“你看,滚动轴承可以设计在这里.”

 

仅仅三两句点拨,郑涵就觉得豁然开朗。

 

明明很简单问题,他怎么会没有想到呢?

 

“李司机,对对对,你这个办法高明多了,我明白了。”

 

郑涵恍然找到了当初身为学生在学校读书的感觉,而坐在他对面的李爱国就是舒金教授。

 

郑涵是研究组里最有天赋的研究员,见他这幅样子,那些研究员们都互相对视了一眼。

 

看来这位工人同志确实有点本事,才会被诶选为副组长。

 

董工忙碌了大半天,终于从所里开完会回到实验室,正准备召开研究会议,研究如何改进火车了。

 

郑涵一边计算数据,一边举手道:“董组长,不用了,李组长已经提出了改进方案,我们正在修改图纸,没有时间开会。”

 

李组长?董工揉了揉耳朵,确定自己没有听错。

 

刚才这帮小子不是还觉得李爱国是个大老粗吗,现在怎么会接受他的改造方案?

 

他怀着疑惑拿起一份图纸看了两眼,瞬间明白原因了。

 

董工也默默的坐下,拿起纸笔计算了起来。

 

世界上最简单的事儿,就是先射箭再画靶子了。

 

有了滚动轴承取代滑动轴承的方案,设计图纸只用了一个下午就绘制出来了。

 

董工将最终的图纸分为两份,装进两个档案袋里,一份递交所里面,等待批复。

 

另一份通过火车运输直接发往位于大同的机车厂筹备会。

 

这年月邮递速度太慢了,没有航空运输,一般就是卡车,汽车,毛驴车,甚至是自行车.等运输工具。

 

一封信件可能需要十几天时间,才能递交到收信人手中。

 

铁道上的紧急邮件,都是通过一套内部的程序利用火车进行传递。

 

只要火车能够抵达的地方,这套系统就能够运行。

 

送完图纸回到实验室里,眼看到了下班时分,董工突然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儿。

 

“爱国,今天咱们搞定了滚动轴承,明天改进什么?”

 

他很清楚李爱国这小子不会轻易这么罢手。

 

“明天的事儿,明天再说吧,我现在得回去喽!”

 

李爱国哈哈一笑,挎上帆布包,骑着自行车出了研究所。

 

此时正值炎热时节,虽已经临近黄昏,空气中依然燥热。

 

树荫下,两条小狗在打架,打得不可开交。

 

这似乎预示着什么.

 

李爱国回到家,还没来得及休息,便被陈雪茹推到了卫生间里。

 

“赶紧洗吧干净了!”

 

好家伙,这是要杀鸡取卵啊。

 

咱李爱国李爱国也不是好惹的,直接使出了一招以静制动,直接将陈雪茹打得进退委股。

 

夜渐渐深了。

 

被祸害了五次的陈雪茹终于撑不住了,躺在床上大口喘气。

 

她头发黏湿在额头上,肤色潮红,鲜红小嘴巴不停嘟囔:“要死了要死了.”

 

小样,还降服不了你了。

 

翌日。

 

研究所实验室内。

 

在一众研究员的目光中,李爱国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改进排烟装置及煤槽撒水管路”几个字样。

 

跟昨天一样,那些研究员们看到这个改造方案,眼神都有些奇怪。

 

跟昨天不同的是,这次没有人率先跳出来反对。

 

就连郑涵也没有。

 

最后还是董工举了举手:“爱国,你能不能详细解释一下。”

 

“前进火车的的排烟装置存在缺陷,在高速运行中可能会发生烟气倒灌,轻则影响行车,严重一点的话,还可能会危害司机组的生命安全。”

 

李爱国站起身拿着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副草图。

 

“你们看,根据空气动力学,在高速运转中”

 

实验室内顿时安静下来,郑涵见李爱国开始讲课了,连忙拿起钢笔,将所有的内容记在笔记本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