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经济区的讨论(第3页)

 “同学们,特区设立已经有六年了,小渔村发展的很不错。

 咱们学经济的,不能固步自封,得多想想多看看,假如再开设一个经济区的话,大家觉得哪里不错?”

 余利民说完看着台下的学生们。

 同学们听到这话,纷纷议论了起来。

 没多久,讨论声停止。

 余利民看着举起手的学生,当即说道:

 “这排第五个女生,你来回答一下!”

 “老师,南方的特区经济,已经初见成效,这一个月来,我们也在努力学习知识。

 参考南方的地理条件和人文知识,我觉得这个经济区设立在北方比较合适,如此一南一北,可以辐射周边区域,更有利于国家发展。

 这个地方还要交通便利才行,基于这些考虑,我觉得设立在北方沿海城市都行!”

 余利民听到这话,点了点头。

 “不错,其他同学还有意见吗?”

 听到余利民的话,学生们又在举手。

 “好,这排第三个你回答一下!”

 张卫军听到余利民的话,连忙站起来。

 “老师,特区那边是在最南边,北方的话,我建议在东北设立一个经济区,东三省的人文地理和风俗习惯大体相同,这是先天条件得天独厚。

 何况现在的东北发展不错,有着全国最好的工业基地,一旦有了经济区的加成,想必发展的会更快,经济可以迅速腾飞,还能与周边国家进行贸易往来,赚取外汇。”

 张卫军有理有据地阐述着自己的见解。

 余利民听后,抬手让张卫军坐下,这才走到讲台上说道:

 “刚才这位同学说的不错,东北的先天条件不错,工业基础雄厚,经济区发展的不错的话,东北确实可以快速腾飞。

 但是,你们要想一下,现在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改革也是一样。

 想当初选择小鱼村也是因为这里穷和破,试错成本最低,这才有了现在的发展。

 像刚才两位同学说的都不错但是这是在建立在成功的情况这下,如果经济区设立之后,失败了呢?

 沿海城市本就发展的不错,东北工业体系更是日渐成熟。

 锦上添花固然更好,但若是经济区的改革失败之后,你们有没有想过后果?

 本就发展不错的城市,就会因为这样的改革,而陷入困境,严重的就会适得其反,还有可能造成更坏的后果,这些你们有没有想过?”

 张卫军和杨丽红听到余利民的话顿时有些羞愧。

 余利民看着台下的同学们,话题一转,又继续说道:

 “不过这也怪不得你们,刚来大学一个月,就有这种见地,已经非常不错了。

 咱们学经济学的,考虑事情要全面一些。

 凡事要未虑胜先虑败,既要考虑好成功之后所带来的好处,也要考虑失败之后,所造成的后果,之后在两相对比,所谓两利相权从其

重,两害相从取其轻!”

 杨兴武听着余利民的话,顿时好奇不已,没想到设立经济区的参考的是这个方向。

 那这么说来,淮海区都是产粮地,工业基础薄弱,在这个地方设立经济区是利大于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