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迎亲(第2页)
好在寒暑假几人也在一起玩,杨兴武考上状元后,他只在搂大席的时候见过一次。
想起在逮爬叉的时候碰见过杨兴武,喊他过来帮忙时,也没在意,没想到一转眼就成了大状元。
之后杨兴武去读大学,他在家种地,回想起小时候一起上小学的情况,他就怀念不已,只是可惜两人越走越远。
如今看到杨兴武真的过来帮忙,他还是很开心的。
“马上了,八点走,到俺媳妇家差不多九点,再回来差不多十点,你也一起去呗!给我壮壮胆。”
“还有你不敢的事啊?”
“嗐,都老黄历了,你就陪哥们走一趟呗?”
“中!”
杨兴武听到杨兴海的话,也没拒绝,先是回来家换了身衣服,实在是怕自己穿的衣服抢了发小的风头,想了想又从行李箱里拿上相机,塞了一卷新胶卷进去,这才出门。
早上八点,杨兴武拿上相机跟着迎亲的队伍一起出发。
每走上一段距离就放一盘鞭炮。
一路敲敲打打到了王小庄,到地后,杨兴武给拦路的大人小孩们撒喜糖。
迎亲队伍到了后,双方长辈开始交涉,没多久新娘子头上带着一朵大红花,穿着一身喜庆的红色衣服就出来了。
杨兴武找准时机抓拍,时不时地喊上杨兴海夫妻俩站好拍照。
杨兴海带着媳妇儿跪别岳父岳母,把媳妇儿送上了花轿。
女方有长辈送亲,父母不去,结婚这天双方的父母不见面。
一般是大伯叔叔之类的,还有兄弟,来的都是男丁,一来是送亲,二来是娘家人过来撑场子的。
以后家里有了矛盾,女方要是受了委屈,回娘家告状,到时娘家兄弟就会来给女方撑腰,外人也不会管,毕竟是家事。
新娘子上轿后,主事人一挥手,开始起轿,唢呐开始吹奏,随后芦笙,梆子,锣都跟上。
轿子在王小庄绕了一圈,从另一条路回了杨家庄,寓意不走回头路。
迎亲也有说法,队伍都是单数,回来的时候是双数,寓意单人去双人归!
回到村里已经十点多了。
上午十一点,开始拜天地。
主事人的声音响起,杨兴海带着媳妇开始行礼。
外面围了一圈看热闹的人们。
仪式开始后,开始放鞭炮。
杨兴武拿出相机,给杨兴海拍了几张照片。
八十年代的结婚,除了不用红盖头,盖住新娘子,其余流程都差不多。
仪式结束后,中午十二点正式开席。
杨兴武端着盘子给乡亲们上菜。
等到众人忙活完,才轮到他们这些帮忙的吃饭。
杨大军带着一家人过来敬酒。
杨兴武拿出胶卷递给杨兴海。
“这里面有我照的相,都是你跟你媳妇的,还有你们的全家福,一共十二张,你得空去市里洗一下,一张一块五到两块左右,你一下洗的多还能砍价,如果要的贵了,你就换一家。”
“谢了兄弟,胶卷多少钱,我给你!”
杨兴海连忙接过杨兴武递过来的胶卷,心里很是开心。
没想到自己结婚还能给照下来,洗一张照片一两块不算便宜,但比起去照相馆照相,还是便宜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