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从瓜子中看到的经济变迁(第2页)
王建伟听了杨兴武的话后,认真思考了一下这事儿的可行性。
“小武,你这话是不错,但你知道这葵花的产量吗?”
杨兴武听到舅舅这话,又看了看舅舅的表情,看来舅舅还真的动了心思。
“舅,有多少?难道产量很低?”
一大家子坐在屋里磕着瓜子,杨兴文听到舅舅的话也连忙凑了过来,想看看弟弟有没有什么奇思妙想?
他现在是发现了,有弟弟在,家里就不会缺钱。
自己和爷爷父亲种了这么些年的地,还不如弟弟随口指点两句,现在又听到弟弟和舅舅的话,当即就动了心思,有弟弟在,只要自己不掉链子就能赚到钱。
“何止是低?一亩地的葵花产量都不超过二百斤!”
杨兴武听到这话,饶是他心里已经有所准备,也被这个产量给吓到了。
“舅,不会吧?这么低?”
“哎!谁说不是?我这还是按多的算的,要是少的话,估计也就150斤,现在你知道葵花为啥这么贵了吧?
而且傻子瓜子选的都是个大的好瓜子,二百斤当中符合要求的有一半就不错了,他那个卖的少了赚的不多,还要烧煤调料这些,这些都是大问题,摊子铺大了才能赚钱,不然很有可能就会赔钱!”
杨兴武听到这话,稍微想了一下,发现确实如舅舅所说,这卖瓜子的利润确实不大,搞不好还容易赔钱。
要是弄少了感觉还不如卖玉米棒子赚钱,就按正常的玉米棒子价格来计算,一个鲜玉米棒子的市场价在六分钱一穗,一亩地大约有四千穗,如此一来一亩地的产值就有240块钱,而且他们只管卖棒子就行,还不用加工,要是卖煮熟的玉米和烤玉米价格还能再加上几分,亩产值上个三百块问题不大。
如果是卖瓜子的话,葵花籽按亩
产最高的200斤算,如果是要达到相同产值的话,一斤葵花的成本就到了一块二,再加上煤碳和花椒大料这些,利润虽然有不少,再对标一下傻子瓜子,基本就没利润了,这还是在最大的产值之下算出来的利润,很容易翻车。
葵花200斤的亩产量,这是在非常乐观的估计之下,如果以150斤计算的话,相同产值的话,一斤葵花的成本就要算到一块六了,他们的瓜子又没有知名度,价格肯定不能超过傻子瓜子,如此一来,利润可以说是非常的微薄,一个弄不好就会赔上不少。
他们这边还不太适合种向日葵,要是自己吃,随便种几棵倒是无所谓,真的以经济作物来种,他还真的没见过。
经济作物当中,他见过棉花、芝麻、花生,葵花这玩意儿真的是少见。
杨兴武可从不认为以自己的一点小聪明可以碾压父辈们的经验和智慧,不种某些东西,必然是不适合此地的种植。
农民对于赚钱的东西充满了热情,对于有可能赔钱的事情自然也会敬而远之。
杨兴武看着一大家子都在等着自己表态,想了想还是求稳为好。
“舅,你说的不错,确实会费力不讨好,还有可能赔钱,花生也不种,一亩地才不到三百斤的产量,我给你算笔账……
这样算下来,还不如卖玉米棒子好一点,这样虽然赚的不是太多,起码咱们经常种,稳当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