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提交方案(第3页)
听到下课,一众同学们收起书拿起笔,三三两两地走出了教室。
余利民站在讲台上呷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
张卫军看到这个情况,当即拉上孙俊才,两人跑到讲台跟前,拿出一沓子信纸递给老师。
“余老师,这是我们宿舍想的创汇方案报告,还请您过目!”
余利民听到这话,顿时来了兴趣,伸手接过之后,饶有兴致地看了起来。
“哦?人参的标准化?不错,最近几年东北那边的人参产量越来越高,百货商店已经收购不了这么多人参了,如果真能趟出来一趟创汇的方案,你们必然是立了大功。
来跟我说说,你们是怎么想到这个方案的?”
余利民大致看了一番标题后和内容后,又看向了张卫军和孙俊才两人。
张卫军听到这话,很是激动。
“上周二,听您说过,滇省菌子空运出口的事,俺老家是东北的,那边也有不少原始森林,当时我就跟几位舍友想着要不试试先看看菌子的类型,到时也在我们那边推广开来。
如此也算是借鉴一下南方的经验,但是一想到我们那边的气候不如南方那边暖和,菌子产量必然比不过南方,我们六人闲聊当中,无意当中就聊起了人参方面的情况。
这两年人工种植的人参开始滞销,实际产量更是远超计划产量,以至于供大于求,导致人参价格暴跌,我和几位舍友就想着弄一个标准出来,打造一个东北的人参出来,到时放到广交会上试试,届时主要出口目标就是东亚、东南亚这些方面!”
张卫军跟老师解释着灵感的来源与创意的时候,杨兴武和林志远等人也凑到了讲台跟前。
余利民听着张卫军的话,连连点头。
“不错,不错,你这个想法非常不错!
人参是中药里面的一味药材,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明清之前的人参多是上党参,就在晋省潞州上党区这个位置,
明清之后的人参多为辽参,也就是你老家现在的位置,除此之外还有高丽参,属于同科同种,只是名字有所不同。
咱们也可以先试试出口,出口的方向必然是以小鬼子和东南亚那边为主,欧美那边对于咱们的中药不了解,也不太感兴趣。
你选的方向非常不错,不过棒子那边好像也有想法要培育高丽参,你们写的方案我好好看看,没问题的话,我把它递上去,让相关领域的人们讨论一下。
如果真的能顺利实施的话,不仅可以挽回国内参农的损失,还能提高人参的产值,咱们的人参走向亚洲,也多了一个创汇渠道,可谓是一举多得!”
“多谢老师!”
“谢什么?这都是你们应得的,对了宣传方面,你们想的咋样?我看这上面你们就提了几句,怎么还有各种野史传说,是不是有点荒唐?”
“咳,老师,这个是为了吸引老外,想着以这种方式勾起老外好奇心,提高卖人参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