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第一次碰头会(第2页)
“不止呢!如果把这个标准化推广开来,应用范围更广,必然可以创造更大的效益。”
“确实不错,这是谁写出来的?”
“杨兴武他们宿舍交上来的报告,这几天陆续收了十几份方案,有的想法非常不错,但是限于技术无法达到,有的则过于保守,已经有实例了。”
“不错不错,听说你下个月要带他去广交会?”
“是啊!他的基础不错,本来还想着等大二的时候带他去,但是从上学期他提出的丝绸之路,以及这才报告情况,现在看来这个决定还是不错的。”
“这倒是,杨同学的成长还是挺快的,对于特殊人才,就要不拘一格。”
“是啊!”
余利民和林文昌就着这个话题聊了起来
。
……
张卫军和林志远几人把报告交上去后,得到余教授的夸赞后,几人都激动不已,哪怕是坐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几人还是忍不住地炫耀着。
“哥几个,咱们成功了。”
“是啊!成功了,等余教授看完就有结果了,希望咱们能成功!”
“你说咱们成功了,咱们宿舍是不是就都能保研了?”
“估计够呛!能保一半就不错了。”
“哥几个,点子是点子,真正能实现的才叫方法,不然都是空想,即便是余教授那边过了,在实验阶段,总要看到产出吧?真的按咱们的方法做了,结果卖不出去,也一样没用!”
杨兴武的一盆冷水,彻底让众人冷静了下来。
“兴武,你就不能说点吉利的,哥几个刚开心起来,你就泼冷水。”
“就是,都不能让咱们几个想象一下!”
“得了吧,从教室到现在你们尾巴都翘天上去了,再不给你们泼冷水,你们都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几人吵闹了一阵,引得食堂里的同学纷纷侧目,看到这个情况的众人,连忙坐好,狼吞虎咽地吃饭。
吃过饭,众人狼狈地逃离了食堂。
第二天下午,到了杨兴武与韩文静和胡志华三人约定的时间,杨兴武睡了个午觉起来之后,洗漱一番,便前往了燕南园。
下午三点,阳光正好,杨兴武到了后,找了个坐的地方一边晒太阳一边等人。
即将春分,京城的天气还是有些冷的,太阳晒的人暖洋洋的。
杨兴武等了一会儿,胡志华和韩文静两人也到了。
“杨学弟,久等了!”
“没有,我才刚到不久,咱们就在这里?还是找个教室?”
“就这吧,阳光正好,今天也没风,晒晒太阳也不错。”
“好,那就依韩学姐所说,咱们去那边的草地上坐着吧!”
“好!”
三人移步到草地上坐下,韩文静拿着笔记本,开始讲述自己上周的收获。
“杨学弟,胡学弟,就由我来抛砖引玉吧!
我主要是负责了解参与企业有多少家?
但是,在我认真查阅了各种资料之后,对于这个东西并未有太过准确的官方的描述,我只查到参与的企业多是以各地市的贸易团为单位,但是三年前外资企业也陆续加入了进来。
根据我查到的情况,八十年代初期,由原来由外贸公司、工贸公司分别组成的12个交易团外,闽省的福日电视机厂等15家中外合资企业、以及国家对外承包公司都在八十年代首次参加了广交会。
两年前广交会的举办时间由三十天缩短到了二十天,
展示的产品也是五花八门,工业上有大庆原油、农产品有速冻蔬菜、纺织品有精美刺绣、还有不少机械产品。
这些天我又多方面了解,询问了不少教授,除了原有的外企和中外合资企业外,最近几年虽然又多了几个贸易团,但是也超不过二十个交易团。”
杨兴武和胡志华听到这话,不由得感叹韩文静的厉害。
换作他们碰到这样的难题,估计早就歇菜了,没想到韩文静居然还能从这些事情当中发现诸多问题。
虽然不知道具体有多少家企业参展,但是现在多是以贸易团为主,带领辖区内的企业一起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