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十三行(求订阅)(第2页)
韩文静说完就期待地看着两个学弟,她在学校的时候就听南方的同学们说,十三行的衣服是最好看的,在来确认来羊城之后,她在查广交会的资料时,顺便查了一下十三行的来历。
“好的,刚好我也该买衣服了,那就去逛逛!不过据我所知,那边是做批发的吧?咱们散客不接待吧?”
“行是行,韩学姐,明天可以晚点去吗?我想多睡会儿,这十二天来,感觉精神一直紧绷着,想多睡会儿!”
韩文静听了两人的话,解释起来。
“杨学弟说的不错,十三行一般是批发为主,但是咱们可以给批发的老板多一点钱,他不压货直接卖当场卖了几套衣服,反手还能进更多,你觉得他会不卖吗?
至于胡学弟的问题,完全没问题,咱们去的早了,都是在搞批发,没人理咱们,睡一觉起来,十来点过去,他
们估计也忙完了,到时咱们也好找衣服。”
“好的,那就听韩学姐的。”
“好的!”
“你们俩有想去的地方吗?”
“要不去电子街看看新的电子产品吧?听说那边不错?”
胡志华听到韩文静的提问,当即说了自己的建议。
“行,这个可以,杨学弟你呢?”
“我都行,这俩我觉得都不错,其他的咱们就在羊城逛逛吧!听说天字码头不错,到时候可以去看看船,说实话到现在也就在黄河边上看到过小船,钢铁船我还没咋接触过呢?”
“哎!这个好,我山里长大的,也没见过大船,只见过小木筏这些。”
韩文静听了杨兴武的想法后,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那这样吧!明天咱们睡到自然醒后,上午去逛逛十三行,下午去电子街看看电子产品。
第二天早上尝尝羊城的早茶,吃完早茶,咱们去看看天字码头,据说这是羊城最大的码头,逛完之后,下午去公园转转,怎么样?”
“韩学姐,真厉害,规划的井井有条!”
“是啊!”
“行了,你俩别贫了,吃了饭,就早点洗漱休息,晚上好好休息一晚。”
韩文静听到两人的调侃,笑骂了两句。
三人吃完饭各自回了宿舍休息。
第二天杨兴武和胡志华一觉睡醒已经九点半了。
昨晚回来后,特意嘱咐了郭永盛不要叫他们起床,如今两人醒来之后,精神饱满,看到郭永盛空着的床铺,杨兴武有些感慨。
他们调研还能偶尔摸两天鱼,郭学长可是得一直忙活二十天,前两年广交会三十天的时候就更辛苦了。
坐在床上癔症了一会儿后,起床开始洗漱。
洗漱完后,杨兴武和胡志华一起去食堂吃饭。
刚打开门,看到了门上贴的字条,是韩文静留的,大意是她已经吃过饭了,让他们吃完饭去她房间喊她。
杨兴武扯下字条,和胡志华一起吃了早饭。
回到宿舍两人拿上包和相机,想到冯国良的嘱咐,又打开行李箱,把照片塞进包里,这才出了房间,喊上韩文静一起出门。
他们招待所距离十三行不远,也就不到三公里的样子,三人坐上公交车,没一会儿就到了。
下了车后,韩文静给两人介绍十三行的历史。
“据历史记载,十三行开始于康熙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的四年间,公元纪年法是1682年—1685年,到今天刚好两百年历史。
当时这一新兴的行业有总商六家,副商七家,所以叫“十三行”,后来就成了洋行的代名词。
因“十三行”街内设有十三座夷馆,所以这里不仅是当时中西贸易的中心,还是明清时中西文化交流的中转站。
但在鸦片战争前夕,十三行先后经历了羊城人民自发禁烟、林则徐销烟及各商行被英军洗劫一空的历史。
现在成了服装批发市场。”
杨兴武和胡志华听着韩文静的讲述,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服装批发街道,竟有如此来历。
如今的十三行路有着与当年相似的繁忙景象。
十三行路上遍布着大大小小的服装档口,整条街上都是批发服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