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向前看(第3页)
“说这干啥?刘大娘人挺好的,做的菜也合我口味!”
“是啊!就是种的辣椒不是太辣,不过还行,辣椒炒肉还不错。
那个凉拌豆角咋做的?脆脆的,有点像生的,但是又熟了,真奇怪?有啥秘诀?”
“水开后,下豆角煮个几分钟,就是这种,想吃软乎的,就多煮几分钟!”
杨兴武听着两人的话,并未多说什么,一个老妇人做的饭能有多好吃?他默默把这份心意记下了。
三人吃了饭,约定了明天一起调研的出发时间后,就回了房间,杨兴武洗漱一番,感觉到头有点晕,早早地躺下睡觉。
结果却发现睡不着。
回想着今天的情况,杨兴武顿时有些头疼。
如果有可能,他真的希望今天没有遇见过刘大河一家。
他读了这么些年的圣贤书,却依旧什么都改变了不了,眼睁睁的看着乡亲们流离失所,他还得编个善意的谎言来继续哄骗刘大河他们。
这一刻他才明白。
当初那个年代,无论逃到哪里,都是灭顶之灾。
八十年代之前,国家最富裕的地方,自然是东北,棒打狍子瓢舀鱼,北大仓并非浪得虚名。
虽然那边一年产一季粮食,但是地是真多,好些地方真的是靠着东北的支援,才活了下来。
他有时就在想,如果当初把人都安置到了东北,二三十万人放入广袤的东北土地,也并不影响什么吧?
哪怕是当个盲流子也能有口饭吃,不至于有那么多悲惨的事情发生。
国人大多都有安土重迁的情节,人离乡贱绝非说说而已,除非逼不得已,谁又愿意舍弃自己的家乡,跑到外面去流浪。
本地人排外是再正常不过事情,他们觉得是这些外地人,抢夺了属于他们的资源。
想当年闯关东的那批人跑到东北都被人喊作盲流子,跑到京城的又被喊成臭外地的,跑到晋省的都能被喊句外来家,到了沪市还被人喊作小赤佬。
想起这些糟心的事儿,杨兴武头疼不已。
杨兴武躺在床上,睁开眼睛看着漆黑的房间,不知道在想什么?
真正来到这个时代,他才发现,一切并不是他想的那么简单,面对此局,他破不了,只能进行自我催眠。
或许等自己有能力了,再帮一把吧!
好在,在这诸多事情当中,并非都是坏事儿,刘大河家里的老三考上了大学,这算是不幸当中的万幸!
粤省的高考难度相对于他们老家来说竞争难度要小了不少。
能够提前逃离那个地方,也算是一种幸运!
刘大河他们一家也会随着羊城的发展而发展,刘小华他们那一辈,也没有太多的压力,到时他们会成为新羊城人,等到刘小华他们下一代的出生,他们只会记得,他们都是羊城人,这悲催的过往,忘记也好,日子总是要向前看的。
祝福他们,也祝福自己,杨兴武躺在床上,在心里默念着对众人的祝福,不知过了多久,终于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