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有关汾酒的新思路(第3页)
汾酒大多都是65度高度酒,地球汾的度数还行,但是价格太高,一般人也接受不了,新出的黄盖汾也是如此!”
韩文静回想着上午的情况,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不一定吧?老外不是也有自己的烈酒伏特加吗?你这个思路倒可以尝试一番,过两天我问问王总工的情况吧!杨学弟,你呢?”
“我觉得那个包装有些简陋,白瓷瓶的四新汾,你们也看到了吧?价格要比玻璃汾高一成。”
“你的意思是用白瓷瓶当酒瓶吗?”
胡志华听到杨兴武的想法,又起工作人员介绍时说起的价格,觉得这是个非常不错的注意。
“是,但是我觉得咱们可以同传统文化相结合起来,这样咱们可以卖的更贵更高,创汇金额也将更多!”
杨兴武的话一说完,胡志华和韩文静顿时就来了兴趣。
“哦,杨学弟,有什么奇思妙想,快说说看?”
“对,杨学弟你就别吊人胃口了!”
听到两人的追问,杨兴武也没藏着掖着。
“你们只看到了白瓷瓶的价格贵,不觉得白瓷瓶有些丑吗?如果换成了景德镇烧制的青花瓷器作为酒瓶,以这样的酒瓶的来盛酒,再拿丝绸在酒瓶瓶盖处,系一个红色丝绸小结作以装饰,再拿名贵木材打造一个匣子盛放,如此汾酒的形象和品味顿时不就就更加高端起来?你说到时价格翻个倍,问题不大吧?”
“卧槽,这不就是买椟还珠吗?杨学弟这么说的话,还真有可能实现,就是不知道老外买不买账?而且这个工程有点大,不好实现,景德镇那边不一定愿意啊!”
胡志华听了杨兴武的方案,佩服的同时,还有些忧虑。
“放心吧!又不是要多高级的技术,看上去好看一些就行,又不是真拿上好的瓷器来当酒瓶,除了创汇,瓷器厂有订单也会接,又不一定非要那边的,其他瓷器厂能澡出来也行,只要差不多就行,反正老外也分不出来!”
杨兴武对于胡志华的担忧,并未太过在意,他一个国人都分不清这些瓷器的好坏,更别说那些老外了。
“杨学弟说的不错,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老外还有皇帝的新衣呢?
更何况瓷器和丝绸这些都是他们喜爱的东西,如此三者结合起来,既是传统文化的相互结合,还能让丝绸和瓷器拓宽客户群体。
要知道汾酒的受众可是与瓷器丝绸这些不同,到时候哪怕有极少的转化率,也能提高丝绸和瓷器的销量。
三者结合是相辅相成,并不存在竞争关系。
以这些高档丝绸和瓷器来包装汾酒,如此一来,汾酒的高端形象立住了。
现在的汾酒已经远销五大洲和四十多个国家,一旦推出新的高档白酒,必然会更受老外的喜欢,你们看到地球汾的那个玻璃瓶不觉得寒碜吗?
相反,杨学弟刚才描述的瓶子,盛放这种三十多年的老酒,身价必然大涨,说不定还能在海外杀出一番血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