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从八大王中看经济发展(第3页)
不少教授已经发现了这其中的风险,许多人建议及时止损,但是更多人建以以观望为主。
两方意见不同的人马,当即吵了起来。
杨兴武也没想到,一向严肃的老教授们,现在变得跟他们村的大妈们没有什么区别,一时间会议室就成了嘈杂的菜市场。
几位跟着过来旁听的同学显然也没想到会是这个局面,杨兴武都有些暗恼自己咋没带照相机过来。
拍下来后,以后有求于人的时候,这张照片绝对能帮大忙。
负责人看到这个情况也是头疼不已。
眼看时间不早了,负责人拍了拍桌子,等到众人的目光汇聚过来,这才开口:
“好了,都别吵吵了,中午了,先去吃饭吧!下午两点继续。”
听到这话,众人又打了几句嘴炮这才离席。
余利民带着杨兴武三人去休息区用餐。
四人坐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闲聊。
“上午听的怎么样?有什么问题吗?”
余利民吃着饭,关心起学生们的情况。
“有的懂,有的不懂,不过我都记下来了。”
“我也是,大多都记录下来了。”
“我也是。”
“嗯,对于政策这块儿和八大王以及年老板这些,你们有什么看法?”
“所谓枪打出头鸟,感觉他估计会有困难,此事一旦有了定论,他可能会有牢狱之灾!
但是也不一定,八大王的平反,对于傻子瓜子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儿!”
“这话也不完全对,现在这位年老板已经上达天听,上面也不会一刀切,之后以观察为主,只要他不越界,基本没大问题。
何况电器大王这些人都已经出狱,现在的风向是倾向于鼓励农民发展和投资,但是未来会不会变也不一定,这个谁也说不准!”
“我倒觉得这位年老板,非常精明,他以极其高调的方式,引起世人主意,所到之处,到处搞联营,他把自己放在众人的焦点之下,这看似愚蠢,实则是大智若愚。
如果他不这么出名,估计早就和八大王一样进去了。
要知道八大王里面,经营规模最大的是五金大王,年营业额也不过是百万元左右,而这位年老板在七十年代末期就已经是全国知名的百万元户了,更是登上了报纸。
与年老板相比,八大王还差了不少。
不过根据上午的情况来看,目前的最新的政策是国家在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
未来的经济发展,会加速不少,对国家发展也有好处!”
余利民听到三人的回答,很是满意。
“不错,你们能看到这一点非常不错,虽然你们学的是世界经济学,但是政治经济学也要了解一些。
下午的时候,你们再好好听一听,有不懂的都记下来。”
“知道了,老师。”
“嗯,吃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