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央美的困境(第3页)
有不妥的,明天再问问靳老师他们。”
“行,那就先这样。”
“好,按胡同学说的,半米左右的画最受欢迎,如果要一万幅的话,一十块钱一副计算,要十万块,要最小的型号的话,也需要三万,中型的和大型的可能要更多!兴武,咱们有这么多钱吗?”
“没有,加上哥几个的两千还有我这边筹到的两万三,一共是两万五。”
“这差的有点多啊!”
“没事儿
,价格还没定呢,这只是胡同学的猜测,明天咱们把钱带上再说,有余教授给咱们作保,你怕啥?”
“对啊!而且那三个工作室还不一定都要选第二种方案,也不一定能花这么多!”
“这倒也是!”
“也不知道这些老师们能不能看到这么远。”
“看到是肯定能看到的,就是不知道有没有这么大的魄力?”
……
央美,油画系第一工作室。
靳尚一和林纲还有詹建军,坐在椅子上,吞云吐雾,三人已经从下午讨论到晚上了,谁也说服不了谁。
对于京大的来访他们始料未及。
听到京大的求助,还是为国创汇这种大事上,他们自然责无旁贷,而且还可以借此一展所长,三人自然没有意见,但杨兴武给他们提出来的方案却让三人出现了比较大的分歧。
靳尚一主张求稳,想选第二种方案,主要是他们第一工作室人最多,占据了整个油画系一半以上的学生,虽然他知道一旦创汇成功,所带来的名与利必然是巨大的,但他赌不起。
至少上万幅油画,他们工作室画一半的话,这笔钱也不是个小数目。
但是第三工作室的詹建军则期望于第一种合作方式,他们工作室人最少,他们工作室的理念追求的就是精神的契合,在他看来,杨兴武的理论和实践都非常不错,再加上杨兴武全国状元的身份,更加让詹建军相信杨兴武能成功。
至于第二和第四工作室的林纲则显得比较中庸一些,他是既想保本,又不想冒太大的分险,他是想着把油画入股占个两三成,剩下的两成换成钱,这样即便创汇失败了,他们也不会亏太多,成功了还能保证他们系的收益。
“老靳,老詹要我说你俩也别犟了,按我说的来呗,这样起码不会太亏!”
“老林,你这样做虽然名利双收,一旦传出去对咱们油画系的名声不好!
别人知道了,也会觉得是咱们三个老家伙儿,去算计几个学生,以后咱们央美的脸往哪搁?”
靳尚一说完抽了口烟斗,不由得叹了口气,说实话对于林纲的建议他很是心动,但是心动归心动,真要这么干了,那肯定要挨骂的。
“是啊!老林,还是咱们的名声重要,不能啥都要,还不付出点代价的,真要这么做了,连累的可不止是咱们油画系,还有整个学校啊!
杨兴武的情况,我也找黄教授打听出来了,这可是全国状元啊!去年数学那么难,你们也知道,他那么厉害,还有余教授作保,咱怕个啥?
还有你老靳,这杨兴武可是你们家乡人,你自己都不支持?”
“要是别的我肯定支持,但是我也不能拿经费开玩笑啊!
前两年,学生会组织的实习,学生们去了好多地方,花了不少钱,现在都没多少钱了,再花的话,明年就不用招生了!”
“哎!”
林纲和詹建军听到这话也有些沉默。
央美每到暑假都会发放经费让学生们去各地实习(类似现在去外地写生),一般都是学校由学生会组织,一个假期去上几个城市就是为了让学生们保持旺盛的创作力,天天待在校园里,自然创作不出好作品,只有多出去看看,才能激发灵感。
这也导致了,学校的经费经常捉襟见肘,许多专业一两年不招生都是常事儿,就是穷,没钱。
“这样吧!老靳,你先写个价格表出来,明天杨兴武问的时候,咱们仨也尽量解答一下,《拾穗者》名气不如前面三个大,该劝的你这个当老乡的也得劝劝!”
“放心我知道!”
“行,那先这样,时候不早了,明天上午咱们先问问学生们的意见,下午等杨兴武他们来了再详谈!”
“好!”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