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广场协议(第2页)

 他茶都没来得及喝上一口,直接跑到了父母家里。

 “对,快来看看,你还认识不?”

 刘张氏回应了一句,又看了看没有

小孙子的身影,朝着大儿子问道。

 “哎,小华来?”

 刘福生听到这话,觉得自己有些着急了,连忙往屋外跑去,刚跑到门口就看到小侄子往家里跑着。

 “大爷,你咋不等我,喊你半天了。”

 刘小华看到大爷,有些幽怨。

 “没听着,一会儿给你买糖吃,快来!”

 “哎!”

 听到这话,刘小华高兴地跑回了家。

 刘福生带着小侄子,再次回到屋里。

 “老大,快来听信儿!”

 刘大河看到大儿子来了,连忙招呼他入座。

 “哎,来了!”

 刘福生做到父亲跟前,听着弟弟读信。

 “刘大爷,让你等久了,暑假过后,学校开始了军训,这才耽搁了快两个月,这些照片上回家呆了几天匆忙拍的,怎么样?照片上的人还认识不?黄河大坝排场不……”

 刘根生念着杨兴武的信,刘大河听到心里的话,顿时明白了信晚到的原因,他小儿子也在读大学,暑假很少回来,他自己着急的都忘了这茬。

 “哎,我就说咱老乡不是这人吧!军训类,我记得三儿,上大学的也是这样,暑假训了俩月,人都黑了不少。”

 “就是!”

 “是类,是类!”

 听到信里的内容众人明白了原因。

 刘根生读完了杨兴武的信,又读起了刘大彪的信。

 “小河,俺是你彪哥,三十年不见,今儿遇见了三川的老乡,带回了你的信儿,家里一切都好,乡亲们过的也不错,你在羊城好好发展,以后有机会了,咱哥俩喝两酒盅……”

 “福生哥,俺是大老飞,还记得咱小时候掏鸟窝不,我记哩有一回我刚从树上掏出来个小鸟,你站在树下喊递给你,递给你,你一张嘴,小鸟屙你嘴里了,还记类不?哈哈……”

 刘根生读到这里的时候有些惊讶地看着大哥,刘福生听到这话有些窘迫,刘大河夫妇听到这话更是乐不可支,刘根生憋了一会儿,在念到后面两人糗事的时候,实在是没憋住,噗呲一声笑了出来。

 “哈哈!大哥,你小时候恁皮?哈哈!”

 “是类,皮类很,下河摸鱼,弹弓打鸟,人厌狗嫌……”

 听到二儿子的话,刘张氏又把大儿子小时候的糗事儿说了个遍。

 刘大河听到这不由得乐了,顿时一家人哈哈大笑起来。

 笑声透过堂屋,传出去了很远很远。

 ……

 教师节庆祝过后,京大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9月15日,周日。

 杨兴武带着舍友六人,在央美做着油画内框和绷画布,这次胡兰英和赵晓雅没再跟过来。

 六人经过上周一天的适应与合作,制作画框的速度又快了不少,绷画布的水平也长进不少。

 张小冬已经不用跟在他们身旁指导了,只要偶尔过来检验一番就好。

 忙碌了一天后,众人坐着树荫下喝着饮料,随意地聊着天。

 “各位同学,今天累坏了吧?”

 “还好,习惯了也不觉得累!”

 “那就好,告诉大伙儿一个好消息,大家下周日就不用来了,咱们的画框已经够了。”

 张小冬喝了口冰镇饮料,长出了口气,朝着杨兴武几人说道。

 “这么快吗?”

 魏东升听到这话有些惊讶。

 “那当然,你们上周做了一百多个,这周就做了二百多个,我们学校自己就有几十人,再加上新生已经就位,还剩下一些上底料刷漆的活,交给新生锻炼锻炼就好!”

 “你们不画画吗?今儿都15号了,还有一个月,到时候会不会比较赶啊?”

 张卫军听到这个解释,有些不放心地问道。

 “放心吧!不会的,都在按计划进行,接下来的半个月画的比较快了,我问了三位老师,可以提前一个星期完成,各位同学要是不放心的话,到时可以来看看。”

 张小冬给众人汇报了一下绘画进度。

 “好的,多谢张同学,有问题随时联系我们,宿舍楼的电话,咱们都有,随时打就好。”

 “好嘞!”

 ……

 油画框做好后,剩下的刷漆工作,油画系留给了大一新生训练用,杨兴武几人可以轻松一阵了。

 新的一周开始后,杨兴武几人开始认真上课学习。

 空闲的时候都是去图书馆去查询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