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同的命运(第3页)

 同样的国家,签订了相同的协议,结果有了不同的命运,这着实让人充满好奇。

 杨兴武虽然对于广场协议有过了解,但研究的并不深入,但是随着余教授让他们以此为题去研究时,深入了解时这才发现这个有意思的事情。

 想到这里,杨兴武又在一摞资料里认真查询起来,特别是小鬼子经济发展历程这一块儿,他看的格外认真。

 赵晓雅坐在杨兴武对面写着文章,写的累了停下笔,抬起头扫视了一眼图书馆里的众人,余光瞥向男友,看着杨兴武认真查阅

资料的样子,没有注意自己。

 她又大着胆子专心看了起来,果然沉浸于学习的男生最有魅力。

 杨兴武翻看了好几本小鬼子的近代经济发展史,又看了看老美的发展历史情况,好像有点明白了点这其中的问题。

 众所周知,二战后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哪怕到现在,世界都是处在这种微妙的两级平衡之下的。

 进入八十年代后,北美的国内经济出现了两种变化,首先是对外贸易赤字逐年扩大,截止到去年到高达1600亿美元,占当年gdp的3.6%。

 其次是政府预算赤字的出现。在双赤字的阴影下,北美政府便以提高国内基本利率引进国际资本来发展经济,外来资本的大量流入使得美元不断升值,老美的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于是扩大到外贸赤字的危机。

 在这种经济危机的压力下,老美寄希望以美元贬值来加强国内产品的对外竞争力,以降低贸易赤字。

 高利率吸引了大量的海外资金流入老美,导致美元飙升,从1979年底到1984年底,美元汇率上涨了近60%,美元对主要工业国家的汇率超过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前所达到的水平。

 美元大幅度升值导致国内的贸易逆差快速扩大。

 截止到去年北美的经常项目赤字达到创历史纪录的1000亿美元。

 经常项目赤字是经济学术语,指的一国或经济体进口货物及服务总额大于出口货物及服务总额。

 也就是常说的贸易逆差,通俗来讲就是指一个人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处于这种状态下的老美,如果不加以改变,很可能就率先崩溃,特别是现在还处于两极平衡之下。

 而此时的小鬼子已经取代老美,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他们制造的产品充斥全球。

 小鬼子的资本疯狂扩张的脚步,令老美人惊呼“鬼子将和平占领北美!”。

 北美的许多本土的制造业和大企业开始坐不住了,他们纷纷游说国家,强烈要求干预外汇市场,让美元贬值,以挽救日益萧条的本土制造业。

 甚至还有许多经济学家也加入了游说改变美元强势的立场队伍。

 基于这种背景下,老美也很难不瞄上自己的小弟,毕竟死道友不死贫道。

 对于广场协议,小鬼子当中不少人还是支持签署这个协议的。

 这里面有两个说法:一个是老美强迫了他们签订协议,另一个其实是小鬼子主动提出的。

 在之后的采访中,小鬼子承认是自己主动的,毕竟他们也是有野心的,身为第二大经济体,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发展极度不平衡,经济发展快速的他们,想通过日元升值,推动日元全球化,结果玩崩了。

 在国内,小鬼子的央行大量超发货币诱使投资者疯狂涌向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导致国内房地产和股票从一波高峰走向另一波高峰。

 在国外,日元对美元汇率升值的导致国际投机资金的疯狂流入,这就更加助长了房地产和股票价格的上升。

 金融和房地产业进入了极度繁荣当中,制造业的根基开始动摇。

 但日元毕竟不是美元,美元可以让全球买单,以度过经济危机,日元不行。

 西德在马克升值之后主动采取调控政策,经济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增长。

 当时的西德始终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坚决不超发货币,坚决反对以通货膨胀刺激就业和经济增长。

 在专注国内货币政策的同时,实施了区域化、分散出口以及结算去美元化的贸易策略。

 或许正是如此,同样都是战败国,却走向了不同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