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赵晓雅的选择(第3页)
“放心吧!捧场用不上咱?告示一贴出来,门票早就被抢光了。”
“哎!俊才,你这不够意思啊!都不跟哥几个说说!”
“你们不是不喜欢这东西吗?”
孙俊才听到这里有些疑惑。
“嗐,这不是想着带月红去看看吗?”
“懂了,下次一定!”
“好兄弟!”
冯国良听到这话顿时乐了,忽然想到了什么,又问道:
“对了,俊才,你之前不是挺崇拜海子学长的吗?怎么现在?”
杨兴武听到这话也愣了一下,孙俊才好像确实是这么说过,没道理偶像来了不去看看。
想到这里,杨兴武问道:
“俊才,怎么回事?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了?”
“也没啥,就是觉得可能太过割裂了吧!觉得这位学长太过理想主义了,他的《亚洲铜》你看了吗?”
“没有!”
“这就是,你看看!”
孙俊才说着把笔记递给杨兴武。
杨兴武接过笔记看了起来,只见笔记本上写着:
亚洲铜,亚洲铜
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死在这里
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
杨兴武看了半天,也没看明白,他对诗歌不太懂,也鉴赏不来,这位学长的诗他也只喜欢那首还未出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诗歌没看出问题来,那只能是诗歌以外的事情,想到这里,杨兴武问道:
“俊才,这里有啥问题?”
“诗不错,总感觉有无病呻吟的感觉。”
“怎么回事?”
冯国良和张卫军听到这话,立马凑了过来,林志远和魏东升也竖起了耳朵。
“这首诗的背景是在他们老家发现了铜矿,国家将要对矿山开采,一部分农民就能成为工人,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样?”
孙俊才说完看向杨兴武。
“这是大好事儿啊!乡亲们可以转成城市户口,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啊!”
“是啊!这位学长也是出身农村,他却在担忧埋他的故土。”
“额……查学长还挺浪漫啊!”
“是挺浪漫,已经浪漫到不食人间烟火了。”
“这才是你不去大饭堂的真正理由吧!”
“算是吧!我只是觉得太过割裂了。
都是从村里走出来的人,怎么能忘本?
父辈们天天浑汗如雨劳作一年,都不一定能挣得一年的口粮,如今有了铜矿,乡亲们成了工人,一个月就有三四十块钱,比起种地强了好几倍,他写几句诗歌就改变了他家乡?”
孙俊才说到这里,有些气愤。
“别气了,不过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罢了,以后说不定会有好诗歌,这首不喜欢那就看看其他的!”
“不了,诗歌能有什么用?天天都是些无病呻吟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好诗!《回
答》和《致橡树》终归只是少数。”
“诗歌还好,你们要是去看了当代文学,哎!”
“兴武,啥情况?快说说?”
“对啊!快跟哥几个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