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莫(求月票啊)(第3页)
杨兴武拿起刀叉,叉起一块冷酸鱼放在赵晓雅盘子里。
“你尝尝看看合不合你口味?这个鱼是海鲈鱼做的,肉质是半风干的。”
“好!”
赵晓雅看着盘子里的鱼,拿起刀叉小心地使用者刀叉。
杨兴武到这,又叉起一块鱼,小心切好,送到赵晓雅跟前。
“你再尝尝!”
“好!”
赵晓雅看到眼前已经切好的鱼,内心很是欣喜。
赵晓雅叉起一块鱼,送入口中,细细品味。
“怎么样?”
“挺好吃的,就是有点干!”
“用的就是鱼半风干的,不喜欢的话,尝尝牛肉和猪排,还有羊肉。”
“挺好吃的,你也吃!”
赵晓雅看着杨兴武光顾着自己,内心甜蜜之余,也不忘招呼杨兴武吃饭。
“好!”
听到女友的招呼,杨兴武叉起一块鱼,直接啃了起来。
入口感觉有点酸,倒也不愧是冷酸鱼。
鱼肉纤维分明,很有嚼劲儿,量给的很足,鱼块很大,吃起来挺过瘾,吃了几块,杨兴武感觉腮帮子有点疼。
两人一边吃饭,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吃完了饭,杨兴武拿起汤勺给赵晓雅盛了一碗首都红菜汤。
“尝尝这个红菜汤咋样?我咋感觉这就是个西红柿啊?”
“我看也像!”
赵晓雅接过男友递过来的汤碗,拿起汤勺舀了一勺,尝了一看,觉得这道菜很符合自己的口味儿。
“这个很好喝的,你尝尝!”
“是吗?我尝尝!”
杨兴武说着给自己也盛了一碗。
出于对女友的信任,杨兴武直接喝了一大口,结果汤一进口,杨兴武就大呼上当。
好不容易咽下后,杨兴武看着赵晓雅不像是恶作剧的样子,有些疑惑。
“你不觉得酸吗?”
“不啊!还有点甜,你没感觉出来吗?”
赵晓雅听到这话一头雾水。
杨兴武听到这个答案,又仔细想了想,这才明白问题出自哪里。
“我都差点忘了你是晋省的了,这点酸对你们来说不算啥!”
“我也忘了,不小心误导你了。”
“没事儿,我只是一开始没习惯,现在喝起来也不错。”
杨兴武说着,又喝了几口红菜汤,这东西刚入口有点酸,稍后会有回甘,他刚才一下喝太多了,才会感觉到太酸。
“也是酸就别喝了,你喝红茶吧!这还有羊肉啥的。”
赵晓雅看着杨兴武的样子,有些自责。
“没事儿!挺好喝的,习惯了就好。”
听到这话,赵晓雅这才放心不少。
两人坐在餐厅里,一边吃饭一边闲聊。
吃过饭,两人走出餐厅,又在展览馆参观了一下。
晚上,两人漫步在校园里,一时间谁也没有说话。
“什么时候去羊城?”
良久,赵晓雅出言打破沉默。
“应该是12或者13号左右吧!6号要去央美接收画,这几天可能就要忙了。”
杨兴武说道这里,有些自责。
两人确定关系的这一个多月里,也就今天正式出去游玩了一天,其余的时候不是在谈油画就是在制作油画框。
“走之前一起吃个饭吧!”
“好!”
话毕,两人又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中。
杨兴武看着眼前漆黑的道路,眼前明亮异常。
来到这个时代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发现自己真的喜欢上了这个时代。
在他那个时代,整天开口国家闭口人民的,往往都会被人说成假大空,遭人耻笑。
但是在这个刚刚恢复高考没几年的八十年代里。
国家百废待兴,确实是一个充满理想、充满激情的年代。
唱的歌也都是“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青春啊青春”,整个社会洋溢着一股朝气蓬勃的感觉。
这个年代的学生,其实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喝的玉米面粥,但都怀揣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一腔热情,精神振奋,心气也高。
大学生的傲气从来不仅仅只是口头上的,更多的是为理想和国家而努力奋斗。
前年,女排拿了三连冠,就是他的那些学长学姐举着在床单上写的标语,拿着烧着的笤帚当火把,第一次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
这也成了这个时代最激昂、最振奋人心的一句话,它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表达,也是京大人的家国情怀的体现。
在去年建国35周年的国庆上,81级的学生代表京大,在学生游行队伍里打出“xx您好”的横幅穿过天安门。
在之后的几天里,这四个字登上了各大报社的头条,也成为了历史名场面之一。
他在初中的历史书上看到过这个事件的讲述,没想到来到这个时代后,也算成了亲历者。
他也曾彷徨过,无助过,怀疑过,但正是有了这么多的学长学姐的做出来的成绩,再加上前几个月去老山军训,看到前线的情况,了解到国家的处境后,他觉得自己应该去做些什么。
当融入到这个时代后,他才真正的发现了这个时代的魅力,家国天下,便是他们身为京大人的历史责任。
有这么多优秀的学长学姐在前,他又岂能甘于人后!
在这个时代里,他也要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