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辽参的成绩(第3页)
“亏倒是亏不了,现在俺们那嘎达,一根上好的人参也就四五块钱,六年才能出一茬参,价格也低的厉害,好多人都不种参了,参田都被毁了不少,好在现在不用担心了,有了这次的成绩,来年我们就可以大干一场,这东西别人想学都没地放学去。”
“这倒是!新一茬的人参马上下来了,冬天的时候,可以好好包装一下,打响你们辽参的名头,老外对咱们的各种传说都很迷,你们到时候找几个作家,包装一下,什么努尔哈赤坠马吃了人参,立马生龙活虎,壮阳补肾啥的都写个遍,到时再给人参分类,长白山的人参补气血,天池的人参养颜等等,争取压下高丽参,既能赚外汇,还能打压棒子。”
“啊!这人参还有这么多好处呢?能壮阳?还能养颜?俺咋不知道?”
田志军听到这番话有些目瞪口呆。
“这是宣传,得吃的多了才有用,就像韭菜,不过你这也不错,要的就是这种效果,给别人说之前,自己先信了。”
杨兴武看着眼前的田志军,点了点头,果然没有男人能抵抗壮阳的诱惑。
“那是肯定的,要不是杨同学帮忙,莪们今年赚不了这么些外汇,你的这些方法俺一定上报!”
田志军听到这话,当即拍着胸脯说道。
刘跃华和孙俊才逛了一会儿,发现杨兴武不在,看到杨兴武正在和人聊着什么,当即走了过去。
杨兴武看到两人挥了挥手。
“杨同学,人参根据产地分为辽参和党参,辽参就是俺们那旮沓的,高丽参也属于辽参,党参在上党那边,也就是现在的晋省潞州,自打明清以后,党参越来越少了,现在也就我们那边的野山参还算多一点。
根据炮制方法又分为白参和红参,这种属于晾晒阴干的叫白参,蒸煮过后晾干的这种,颜色深一些又有些发红的叫做红参。
人参种植至今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早在民国初年抚松就有栽培人参专业户470余家,年产人参35000kg,占全国产量的70%,至今已经有七十多年的时间。
这几年人参连年丰收,超出了计划产量,导致现在人参的价格低的厉害。”
田志军给杨兴武讲解了一番人参的历史。
“种植人参的历史这么悠久?我还以为只有这二三十年呢?这么好的东西,倒是得好好包装包装,说不定真的可以走出来一条创汇路来。”
“杨同学说的不错,这确实是个法子,等今年广交会结束,我把创汇成绩汇报上去,有了广交会的上的成绩,再结合杨同学先前提供的这些建议,成绩自然不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