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学生会的邀请(第2页)
这些年来他们一家可是受了不少气。
好在随着今年闺女找好婆家后,日子陡然有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
以往的摊派少了不少,原先占他家地的人也主动让了出来,还带着东西来赔罪。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自家闺女找了个好婆家。
李有福也没想到,活了大半辈子的他还能靠着女婿风光一把。
李有福家里,李秀英和母亲陪着四个婶子唠嗑聊天,眼见阳光照进院子,众人连忙起身开始忙活。
李秀英先是在地上铺了块布,再把棉花和被面全都抱到院子里。
今天是给她缝喜被的日子,家里一共来了四位全福人。
所谓“全福人”,是指儿女双全,父母公婆俱在的妇人,且三年内没有给人缝过寿衣,家里没有办过丧事。
缝喜被的时候都要请她们来,讨个吉利。
北方农村里缝喜被,并无太大的讲究,一般在双偶数日子就都可以,即农历月份是2、4、6、8月这样的,日子也是。
今天是农历十月初十,取十全十美之意!
喜被也叫合欢被、嫁妆被!是女方的嫁妆。
这个的时代棉花并不便宜,女生出嫁家里一般都会提前种上棉花,等到棉花收获后,请人弹好后再制作喜被。
缝喜被也有些讲究,除了请全福人和双数日子以外,被子也要双数一般女方出嫁准备的被子一般都是四床到八床被子,被子重量也是双数,一般是四斤、六斤、八斤为主。
除此以外,缝喜被一但开工要在一天内完成,不能过夜,否则就是不吉利。
两米的被子要用红线,整床喜被要一根线缝到头,寓意夫妻到头,千里姻缘一线牵。
缝喜被的线中间不能打结,如果打结,就意味着以后夫妻生活中会经常吵架,有心结。缝喜被过程中线不能断,否则不吉利。
因此,缝喜被的人要在下针前,反复检查线,并留足线。
韩春花和张槐花拿出龙凤呈祥的被面,贴着棉花对齐后,穿针引线后比画了一番,留足线就开始缝了起来。
喜被的被面一般红色和绿色的,红男绿女,姻缘成双,
图案有龙凤呈祥、鸳鸯戏水、鱼跃龙门等等。
韩
春花、张槐花几人一边缝喜被,一边闲聊。
“秀英啊!恁家可真疼你啊!乖乖,谁家舍得陪嫁十床被子啊!有个六床就不错了,以后嫁人可得想着点家里啊!”
“就说嘞!秀英呐!那杨兴文弟兄俩儿,杨兴武是个有出息的,肯定不会跟你们争家产,还有两个小姑子,她们都是闺女,嫁了人,家产也没她们的份儿!你嫁过去安生过日子就中!”
“婶子,俺知道。”
李秀英听着几个婶子的交代,认真地点点头。
“哎!对了,嫂子,杨家给了多少彩礼啊!”
“是嘞!嫂子快说说啊!”
“他家恁拽,应该给不少钱吧!”
“就说嘞!盖了转瓦房,还有牛,还有自行车和缝纫机,比起城里人都不差了。”
“就是说嘞!”
四个妇人越说越兴奋,纷纷看向了一旁的妇人。
刘秀英听着四个婶子的话,没好意思继续听下去,当即回了屋。
“不少了,彩礼一百嘞!”
许杏花闻言说了出来。
“咦,咋恁少哎!”
“就是嘞!他家恁有钱,才给这一百块钱?太看不起人了吧?”
“就是说嘞,听说他家去年卖麦仁都赚了上千了,这也太少了吧!”
“是嘞!”
韩春花和张槐花四人听了这个彩礼,纷纷为许杏花打抱不平。
“多少算多?俺是嫁闺女又不是卖闺女?日子过好是他们自己的事儿,咱们就别掺和了。”
许杏花听着四人的话,心里不由得撇了撇嘴。
真要听他们的这门亲事非黄了不可,对于闺女的婆家她自然是满意的很,家里这大半年的变化,她们一家都是看在心里,是以在对待彩礼的问题上,他们还是看的比较开的。
“嫂子,俺不是这意思,俺就是觉得这杨家恁有钱,还舍不得花钱,怕秀英嫁过去受苦。”
“就是嘞!俺又不是说你卖闺女。”
“是嘞!现在都不舍得出钱,以后可咋办?”
“就说嘞!”
“恁刚才不是还说秀英嫁过去了安生过日子就中?现在咋又说这个?”
“哎!嫂子,那是小闺女在这嘞,咱不能瞎说,现在秀英回屋了,咱几个说说心里话!”
“是嘞!你是过来人,老婆子多难相处恁是知道嘞!”
“是嘞!”
“那恁说咋办?再要彩礼?”
许杏花说着看向了四人。
“那也不中,都定好了,再要多那啥?”
“就是说嘞!”
韩春花和张槐花几人听到这话,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连忙转移话题。
“哎,嫂子,秀英啥时候结婚?”
“那得过了年了。”
“那是嘞!今年是寡年,结婚不好,过了年,再过了正月就没啥忌讳了,挑个黄道吉日就管!”
“那是嘞,二月二就不错,这个日子好。”
“二月二都上学了,那杨兴武在京城能回来不?”
“那他亲哥结婚他能不回来?”
“那说不一就来,人家那忙着国家大事嘞!”
“也是嘞!”
喊春花四人说着话,忙活着手里的针线活,到了下午,十床被子已然顺利完成。
……
京大,学生会办公室,几个人凑在一起开着小会。
邹光华看着眼前的几人问道:
“校刊都看了吧?杨兴武创汇百万美元,两个青年报和京城晚报也都报道了,今年的元旦联欢晚会,杨同学的奖励少不了。
这样的人才怎么能遗留在外面?为什么不吸纳进咱们学生会来?你们都是怎么办事的?”
“邹学长,不是莪们不邀请,是杨兴武不愿意来,去年刚入学的时候,我们就邀请过他,他说他不感兴趣,只想好好学习。”
邹光华闻言,再次问道:
“有没有可能是个托词?”
“这个我也想过,后面又跟进了一段时间,发现杨兴武连一个学生社团都没加入,大一上学期,他除了和舍友出去玩过,其他时候都是在上课和去图书馆,生活极其规律。
当时杨兴武的情况大家知道后,都觉得他是一个专心学习的学生,我问过他们班长,杨兴武就当了个学习委员,其他啥职位也没当过。
鉴于这个情况,我们就没再强求杨兴武加入了。”
邹光华听到这话陷入了沉默,过了一会儿,再次问道:
“有没有可能是职位不够?他去年入学的时候,可是全国理科状元,你们当时给的什么职位?”
“信息部的部长,主要是负责学生信息统计工作,光华你也知道,咱们大一的时候只是普通的学生会成员,大二了才能混个职位的,这一上来就给了一部之长,已经是看在他是状元的份上,总不能直接让他当学会主席吧
?”
“是啊!邹学长,这个职位不低了。”
“确实是不低,咱们大三才混到这个职位。”
“有没有可能这位杨学弟,是喜欢学习,沉浸于学习当中,对于学生会和社团都没什么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