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王府的诱惑(第3页)

 今年一月份爱使电子和延中实业,也陆续发售股票。

 如今老八股已经上市了三家,只是此时还没开始正式开始通过柜台交易。

 “不错,这个可以尝试一下,虽然现在股票还不能正式交易,我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能交易了,还有吗?”

 “暂时没有了!我觉得应该把精力放在学习上,越是学习,我越发觉得自己知识的匮乏,这一年多的成果已经体现出来了。

 如今也该是功成身退的时候,我想继续学习,以期再创辉!”

 “不错不错,孺子可教也!”

 余利民闻言抚掌大笑起来,笑了好一会儿,这才停下。

 “你手里还有多少外汇?”

 “不到12万,给您换了两万,给了孙老师他们三万申请专利!老师您需要多少?”

 “不是莪要,是一个故人想出国需要外汇,就想着把家里的院子卖了,前段时间你创汇成功,报纸报道的沸沸扬扬。

 他打听到你是我的学生,就来找我了,你如果有购房置业的打算可以去看看!”

 杨兴武闻言,顿时心里一喜,院子换外汇?该不会是四合院吧?

 想当初洛克菲勒家族用12.5万美元,买下了60000多平的豫王府,也就是现在协和医院。

 如果不考虑通胀的话,他这近12万美元岂不是也能换个王府?

 想到这里,杨兴武顿时激动不已,虽然只能想想,但这并不妨碍他畅想一番。

 “好,我去看看!”

 余利民闻言有些惊讶,本以为还要费一番口舌,才能说服这个学生,没想到他直接应承了下来。

 “你不再考虑考虑?”

 “京城是政治中心,只要院子在东西城崇文宣武。

 未来必然会是核心资产!

 现在买必然不会亏了。”

 此时的京城辖区共有十区九县,清朝时期流传着东富西贵、穷文破武。这四个区都在二环,属于内城,也是他们嘴里说的去城里,毕竟此时的海淀和朝阳还是城乡结合部。

 几十年后的相亲,老京城人还会以这个为标准相亲择婿。

 “不错不错!”

 余利民听到这话对于自己这个学生越发满意了。

 “老师,您不弄套小院吗?”

 “有打算,他那个房子太大了,我用不了,等过两年我也买个小院儿,退休了,我就跟你师娘在小院里,种种菜养养花!”

 “老师,院子不会涨价吗?”

 杨兴武听到这话有些好奇地问道。

 “暂时还不会,我估计再有个两年左右,物价应该会大涨一波,毕竟咱们的物价已经好些年没有变动过了。

 你有想买的东西尽量在这两年内买好,还能省下不少钱!”

 杨兴武闻言,顿时大惊,老师可真是慧眼如炬,倒春寒刚过,国家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的腰包慢慢开始鼓了起来,一夜暴富的神话各种上演着,第一批大规模的公职人员开始停薪留职,准备下海。

 这也算是第一波下海潮了。

 两年后是他毕业的日子,88年这一波除了下海潮外,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物价闯关了。

 很多基础生活物质涨价涨的很是离谱。

 平时一两块的猪肉都能涨到三四块,属实是太扯淡了。

 这一次物价闯关过后,直到九十年代末,物价也没变过。

 实在是涨价涨的太过离谱了。

 杨兴武佩服的同时,连忙感谢。

 “多谢老师!

 对了,老师,您说的这个院子有多大?房契在他手里吗?里面有没有人住?”

 “房子倒是不小,不然怎么够资格换外汇?他那个地方原来是机关单位办公场所,今年刚搬走,房子物归原主,那人就想着卖了出国。”

 杨兴武闻言顿时有些沉默,过了一会儿这才说道:

 “老师,您不劝劝吗?”

 “劝什么?想走的人留不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路都是自己选的。”

 余利民说到这里不由得叹了口气。

 “我明白了。”

 “嗯,没什么事儿,你就回去吧!

 我等会儿把你宿舍楼的电话给他,到时他会联系你的。”

 余利民捏了捏眉心,朝着杨兴武摆了摆手。

 杨兴武闻言起身告辞,桌上田志军送的礼物,杨兴武拿了根鹿茸,一瓶蜂蜜,貂皮围脖给老师留了两条,剩下的他全都抱走了。

 “回来,人参和林蛙油都拿走!”

 余利民看到杨兴武的动作,喊了一声。

 “老师,真不用,张卫军就是东北的,我想要让他帮忙买点就好,这些就留给您和师娘吧!”

 杨兴武说完抱着东西往办公室门口跑去。

 “你这孩子!”

 余利民闻言有些感慨。

 杨兴武走到办公室门口,准备推门的时候,忽然停了下来,看向余利民问道:

 “敢问老师与那位故人交情如何?”

 “正常交易就好,如果他要的不过分的话,希望你可以帮帮忙。”

 余利民说到这里又叹了口气。

 “老师,您放心!”

 杨兴武察觉到余老师的情绪起伏,当即保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