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大明脊梁(第3页)

 哎…… 

 不少朝臣见到崇祯如此的倔强和坚决,心里不由叹息,默默退了回去。 

 胡善清和成基命相视一眼,成基命微微摇头,胡善清眉头微微皱了皱,也只能退回去。 

 现在既然崇祯已经多次这样说了,那他们也没有什么好劝说的。 

 崇祯说的没有错,与其再这样浪费时间,不如将时间用在商议该如何退敌上面。 

 “敢问陛下,孙督师在奏报中可有说及用兵之法或者退敌之策?”成基命询问道。 

 崇祯微微颔首,道:“孙爱卿在奏报中言明,请求朝廷京营,开赴九门之外,与鞑子大军野战,只要抵挡鞑子大军半个时辰,他便亲率从后方袭击,与京营两面夹击鞑子大军!”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是哗然一片。 

 “开赴九门之外,迎战鞑子?” 

 “这怎么可以?” 

 “京营大多数为步卒,也大多数为新兵,连战场都没有上过,鞑子如此来势汹汹,如若贸然开赴九门之外,岂不是有着巨大的风险啊?” 

 “是啊,这孙督师岂不是将军国大事当成了儿戏?” 

 “陛下,三思啊!” 

 “陛下,如此行事过于冒险,为何要开赴九城之外,如今京师城高墙厚,远非其他地方的城池若能够比拟,为何不倚仗京师坚墙之利,阻击鞑子大军?” 

 “……” 

 不少大臣都反对。 

 京营兵马现在虽然已经在一年的时间里,基本上补充到了十万,可他们还没有上过战场。 

 京营战斗力如何,谁也心里没有底。 

 恐怕也就当初曹文诏带来的那三万陕西兵还有一战之力。 

 可是,他们也只打过高迎祥等草寇之流,鞑子骑兵比起高迎祥他们来说,要凶猛数十倍啊! 

 而成基命和胡善清等人则是没有说话,成基命和孙承宗可以说算是老朋友,老熟人,一起共事数十年。 

 成基命对于孙承宗有着相当的了解。 

 他知道孙承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不弄险,而且善于防守。 

 孙承宗既然上奏崇祯,请求京营开赴九门之外,必定是有其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