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1章 血战太原慨而慷(第2页)

 

甫一开战便损失了一个营头、两千人马全军覆没,清军士气不由沮丧。尚善见状,不敢立即发动攻击,而是命部下将护城河填平。此过程并不顺利,城上的卫军不断开炮射击填河的清军,清军的炮营也开炮反击。你来我往,整整用了十日,终于填平护城河。

 

知道太原城防坚固的尚善并未即下令攻城,而是在大帐内苦思,愁眉不展。他很清楚,双方的兵力其实相差不多,自己的军队不过比守军略多几千人而已,而守军却有坚城可倚,攻城伤亡必大且并无把握。正苦恼间,山西巡抚白如梅步入了他的大帐,“贝勒爷可知太原城的弱点在何处”

 

尚善悠悠说道:“本帅觉得这太原城便像一只展翅高飞的凤凰,东、西门为凤之双翼;南门为凤尾;北门及瓮城为凤颈和凤首。北门城防坚固且布有卫军重兵,西边临着汾水,皆不好打。要想破城估计得由东门和南门来”。

 

“贝勒爷高见,只是太原其他三面城墙皆只在前明崇祯年间得到过维修,唯有南门是我朝阳曲知县郜焕元筹集资金人力所修,郜知县对城垣及城堵用砖进行了砌护,甚是坚固。所以,吾以为当选东门为突破口。东面二门中,宜春门(大东门)城防坚固破之甚难,迎晖门(小东门)倒是有很多破损之处,似可由此入城”,白如梅巡抚山西好几年,对太原的城防很清楚,说得头头是道。

 

听此高见,尚善大喜,命蒲州协副将徐长春佯攻南面的迎泽门(大南门)、承恩门(新南门);潞安营参将刘景山佯攻西面的阜成门(旱西门)、振武门(水西门);镶红旗满洲梅勒章京察哈泰佯攻北面的镇远门(大北门)、拱极门(小北门);固山贝子傅喇塔佯攻东面的宜春门;自己则与山西巡抚白如梅、太原镇总兵李好贤领精兵着重攻击东面的迎晖门。

乾元二十一年(1664年)十一月六日,经过充分准备的清军开始攻城。太原八座城门的每一座都遭到了攻击,不同的是其他城门方向声响热闹,伤亡并不大,唯有迎晖门外血流成河。在尚善的亲自督战下,清军数次攻上城墙,均被卫军赶了下去。“咚咚咚”贝勒爷亲自擂响进军鼓。游击郭宏手持铁锤闻鼓而上,率八百死士攀上城墙,凡遇敢阻挡的卫军,便一锤一个,击为齑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