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0章 湖广大地风云荡(中)(第3页)

 比如陶继智是平西藩下年纪最大的将领,身经百战,所部士卒号称“精锐冠诸军”。如今虽然老迈,仍被封为亲军骠骑右将军。

 再如巴养元,年纪不大也没有太大的战功,可他爹是平西藩辽东旧部巴克勇,当年曾为老吴家出生入死。平西王广封将军,自然不会忘记功臣之后,封其为“亲军昭武将军”,隶属吴应麒帐下。

 次如王公良,原本只是辽东卖菜小贩,后投入吴三桂帐下。打仗不行,却极善于后勤保障,负责供应大军粮秣,从未短缺,吴三桂觉得此人是个人材,授予其亲军仁威将军。

 又如谢厥扶,广东胥户出身,身份低贱得不能再低贱。听闻广西提督马雄打算在广西响应平西王复兴明祚,率船民数百家投奔,并为吴三桂招降了尚可喜麾下广东水师副将赵天元。吴三桂觉得此人功大,也不管什么出身贵贱,授其“定海将军”、顺德水师总兵官。

 还有董重民,原为吴三桂贴身侍卫,战场上救过平西王的命,封亲军宣威将军;王绪,平西藩下子弟出身,作战勇猛人还长得帅,“美丰姿,垂发委地。温雅如书生,及疾呼搏战,丈八蛇矛盘旋若飞,无不辟易”,封亲军奋威将军;周珍,本是郑成功旧部,封亲军水师左将军;海潮龙,早年降吴的蒙古人,封鹤丽将军

 总之,平西王用人既重情重义,又不拘一格。封赏旨意一下,将军们人人振奋,个个欲为平西王效死。

 见军心可用,吴三桂命诸部在贵州思州府平溪卫集结,以大将马宝为先锋,统兵十万,东取湖广。乾元二十五年(1668年)九月二十六日,准备就绪的吴军沿水进取沅州。

 随着吴军的军事行动展开,先前的那篇讨胡檄文也传遍全国,“原镇守山海关总兵官,今奉旨总统天下水陆大师、兴明讨虏大将军吴,檄告天下文武官吏军民人等悉知:本镇仰观俯察,正当伐暴救民,顺天应人之日也。爰率文武臣工,共勷义举推奉三太子,郊天祭地,恭登大宝调集水陆官兵三百六十万员,直捣燕山,长驱潞水,出铜驼于荆棘,奠玉灼于金汤。义旗一举,响应万方。大快臣民之心,共雪天人之愤,振我神武,湔彼臊氛”

 吴三桂在檄文中打着大明的旗号,声称当年周、田二皇亲和太监王奉抱崇祯帝三太子托附于自己,自己降清只是忍辱负重,如今时机成熟,要奉先皇三太子为主,复兴明祚。又自称“总统天下水陆大师、兴明讨虏大将军”,统兵三百六十万云云。数量真假且不论,气势绝对是有的。真就吸引了不少渴望恢复明祚的汉人前来投奔。(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