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1章 入蜀地暗渡陈仓(第2页)

除了四万蒙古军,还有三万藏、回、土等族将士组成的军队,主要由陕西提督三丹、甘肃提督萨比尔、乌斯藏提督巴图孟克、河州指挥使何雄统率。

另有三万汉族兵将,由副提督龙海阳、朱养恩,总兵李洪远、丁嘉升,参将白允明、李茂统领。

不仅尔嘎朗的部下民族来源五花八门,云贵总督阿拉坦仓的部下也由汉、(彝族)、百夷(傣族)、蒙古、麽些(纳西)等族构成;四川提督坚村绛曲的部下则是藏、土家、(彝族)、百夷(傣族)、麽些(纳西)等族组成的联军。

这一切都因为大卫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为增强军队的忠诚性和凝聚力,除了赏罚分明、军饷优厚外,大可汗一直声称君权神授、皇权神圣不可侵犯,还扬言自己是莲花生大士为解救天下苍生下凡。

一向生性谨慎的尔嘎朗独领大军后并没有骄狂,而是时不时便派人向老父亲请示方略,对老父亲派来协助自己的大卫国元老、征西副将军脱里也十分尊重,从来不摆主帅的谱,而是本着军中有一老如同有一宝的态度,每逢大事必向其请教。

刚率军进入成都,他便请来脱里商议,“蜀国公,父汗命孤由成都南下,先攻取四川,再南下云贵。可如今阿拉坦仓驻军赤水与遵义的吴军对峙,坚村绛曲则屯兵大凉山与建昌的吴军交锋,您看孤应该先打哪路吴军?”

作为大卫国元老重臣,脱里可谓身经百战,想了想说道:“若我军攻陷遵义,便可南下夺取贵阳,继而进取黔东、一直往东攻入湖广,与大汗共同包抄吴三桂。以此看。遵义重于建昌!奈何吴三桂久经兵事,如何能不防备此招?听闻负责贵阳防务的吴军那个“破朔大将军”王屏藩十分善战难缠,反倒是建昌守将吴之茂没听说有什么大的战绩,相对好对付些。若得建昌,便可以直捣吴三桂的老巢云南,亦是一步妙棋耳!”

“虽然如此,可遵义亦极重要,重要到无法忽视。孤欲分兵取之,孤率五万人马去建昌,您带五万人增援阿拉坦仓可好?”说完尔嘎朗平静地盯着脱里。敢情这位王爷胸有丘壑,议事前便已有了计较。之所以仍找来老将脱里商议,不过是为了表达对这位元老重臣的尊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