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4章 破遵义血洗土酋(下)

“眼瞅着任老贼山穷水尽,不料北边又来了敌人。李兄,咱们只能分别矣!”康佐土城内,总理四川军务、破朔大将军王屏藩无奈地对贵州巡抚李本深说。作为智勇双全的名将,他立功无数、深得吴三桂信任,却依然谦虚谨慎,对待比自己年长的李本深十分客气。

“继卢番长官卢大用投降后,洪番长官洪国兆也带着二百余人归顺了大周。吾判断任老贼麾下的军队已经不足四千,只要耐心搜索,总有一日能全歼残敌。贤弟就放心走吧,贵州有吾咧”,李本深自信地一笑。他的自信是有道理的,随着吴军的包围圈越来越紧密,贵州卫军确实已快到绝境。贵州巡抚任僎的亲兵只剩三十余人,提督丹巴达日杰、郎岱宣慰使陇安藩、普安土知州龙吉兆各剩五百余部下,卧龙番长官龙义图、大龙番长官龙飞汉各剩三百余人,小龙番长官龙正飞之子龙雷、康佐土司薛荣各剩两百余人,加上战死的金筑安抚使王应兆残部百余,此时的贵州卫军满打满算也只有两千八百多人,连同家眷都凑不够四千,不仅兵力大减,连战连败下,士气低落,军需补给也开始短缺,下山投降者越来越多。

“嗯,有李兄在,贵州无忧。郑蛟麟来报说遵义危急,吾须得立即赶回遵义,这便告辞矣”,说完王屏藩朝李本深拱了拱手,告辞而去。

——

又下雨了!这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的贵州本是寻常事,可偏有人借雨抒情感叹时运。非是别人,正是大卫国贵州巡抚任僎。形势危急,部下逃兵不断,任巡抚的心情很焦灼,借着阴雨天吟起了《醒世恒言》:“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遭千般恨。行人止步叹息声,言之不尽更添愁。唉~”深深一声叹息,道不尽心中哀愁。

“抚院~抚院~”康佐土司薛荣急匆匆地跑了过来。

见他这副样子,任僎吓了一跳,这些日子坏消息不断,不会又是哪个将领下山叛逃了吧?毕竟是一省封疆,沉住气缓缓问道:“何事?”

“抚院,大好事!吾派去查探消息的人回报,朝廷大军正在攻打遵义,伪周的破朔将军王屏藩已经率军返回遵义,山下围剿咱们的只剩下李本深的军队”。

“王屏藩走了?”任僎闻言大喜,这个王屏藩极其难对付,这些日子他的部下与吴军交战数次,每次都吃了此人的大亏,眼瞧着就要山穷水尽,不料这瘟神居然走了。人一高兴,吟的诗便不同,喜笑颜开地吟道:“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时运不济勿自弃,百事不顺又何妨?”吟完诗兴冲冲吩咐道:“来人,召众将议事”。

莫看任巡抚已经七十余岁了,却人老心不老,一心想着建功立业。他的前半生仕途不顺,直到遇到秦王孙可望才飞黄腾达,可惜孙可望未能成事,阴差阳错下投了大卫国,倒真正是混得风生水起。谁想天有不测风云,本想巡抚一方,却在贵州陷入重围,眼瞅着老命要不保,关键时候敌人竟然撤走了。老人家的功名利禄之心萌动,想下山袭扰吴军,再立些功劳。

“抚院,如今我军兵马不足三千,即便王屏藩撤离,山下的李本深部也有两万余人,实在无力击敌啊”,“是啊,抚院,将士们如今连饭都吃不饱,哪还有力气打仗?”……部下的抱怨令他认清了现实,以自己如今的实力只能在山上躲着,若敢下山必死无疑!甭管怎么样,山下的敌人少了,终究是件好事,遂放弃下山出击的打算,乐和和地命部下猎些野味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