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雄鹰苏勒坦汗泱泱大明
第1305章 土狼脸皮赛真狼
“什么!西日莫扣留岑兆禧还帮韦氏夺回了凤山的三个山寨”听到逃回的土兵禀报,泗城土知府岑继禄不由气得混身颤动,连头上戴的马尾帽也不由自主地抖动起来,真正是怒发冲冠!岑氏称雄广西数百年,跺一脚整个广西都要抖三抖,什么时候吃过这样的亏怒骂道:“老匹夫无礼!传我军令,岑齐岱领十甲之兵留守古勘洞,其余皆随我出城阻击卫军!”
泗城岑氏实行着一种特殊的亭目制度,分亭设甲,以甲统亭,以亭统寨。寨是最基本的单位,寨首称“寨老”或“乡约”;二三寨或十数寨设一亭,兼有统兵、征赋、治安保民等职责,亭首称“亭目”又称“兵目”;三五亭或十数亭设一甲,“甲”是军政合一的组织,甲首称“甲目”;甲目以上则是泗城土知府(土知州)和各大头目,一般皆是土司的直系亲族。这种从土知府(土知州)到头目、甲目、亭目、寨老的政治与经济相结合的封建领主制度,称为“亭目制度”。
这制度历史悠久,从元天顺元年(1328年),元廷授岑怒木罕为东道宣慰司宣慰使、武德将军时便开始实行。靠着这种军政合一的制度,岑氏不断征伐兼并周边地区甚至兴兵作乱。至明朝嘉靖年间,泗城疆域东至东兰州界三百里、西至上林长官州界一百二十里、南至田州界一百八十里、北至贵州安宁州界一千里,号称“百粤榷尊,两江上郡”。清军南下后,岑继禄主动投靠清廷,出兵助清击明,岑氏的领地进一步扩大,泗城也由州升为府,势力扩展至贵州、云南。随着势力日益壮大,岑氏也越来越不将朝廷放在眼里,惹得广西官员哀叹:“土酋桀骜,宪法陵夷,其来久矣”。总之,在广西,向来只有岑氏欺负别人,哪有被别人欺负的道理真正是忍无可忍!
“请岑公先发兵阻路,再派人向卫军索人。依我看,此乃西日莫想报当年之仇,未必是陛下的意思,可派人觐见陛下,控拆此事!”思明土知府黄戴乾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