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雄鹰苏勒坦汗泱泱大明
第三百九十三章 万里关山度若飞(上)(第3页)
大卫国的各省地方军队称“守兵”,中枢直属的正规军队称“禁军”,其中驻扎在京城、担负京城守卫和皇宫宿卫的禁军又加个“卫”字,称“禁卫军”。“禁卫军”由以前的“怯薛军”改编而成,多由忠心耿耿、武艺高强的功勋子弟组成,比如巴济巴布、札木毕便是皇帝心腹罗卜藏的两个儿子,巴雅尔是辉特部元老额尔克台吉的孙子,卓齐巴、色布腾是辉特部另一个元老鄂罗哩克和硕齐的两个孙子。如今正是大争之世,战争频发,禁卫军上至将领,下到士兵,几乎都经历过战火考验,个个杀气腾腾、骁勇善战。
望着这些忠心耿耿的虎豹豺狼,苏勒坦不禁得意洋洋,大声夸赞部下,“汝等之忠心感动苍天,朕有如此猛士,何惧哈萨克不平?”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生灵涂炭,百姓遭殃。苏勒坦打了这么多年仗,自然知道战争对民生的危害,可碍于全蒙古大可汗的面子,这一仗又不能不打。所以一边行军一边继续写信给杨吉尔汗劝降,足足写了三封信,派使臣骑最快的马送往土尔克斯坦城。如果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再好不过。
军队行至伊犁河中游,收到了杨吉尔汗的第一封回信,对方的态度既彬彬有礼又坚定无比,概括起来就两个字:拒绝;行至伊犁河下游,又收到对方第二封回信,态度比第一封更强硬,概括起来依然是两个字:拒绝;行至楚伊犁山,对方的第三封回信到了,杨吉尔汗不愧是成吉思汗的子孙,直接在信中写道:“尔要战,我奉陪,啰啰嗦嗦岂是勇士所为?”
这封信将莲花大可汗气炸了肺,喉管中发出恶狼般的嚎叫,“杨吉尔,等朕打下土尔克斯坦城,定要让你跪在朕的脚下求饶”。